第一章 自我——透過鏡子看自己 1(1 / 1)

第一章 自我——透過鏡子看自己

如何正確認識自己,增強自己的信心,是青少年們常遇到的心理問題,也是他們最難以解決的問題。

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的成熟,青少年的內心世界湧現出許多“複雜”的事情。其中,他們最關心的是對“自我的認識”,他要去摸索“自己心理上的肖像”,即去發覺自己的性格如何,自己在別人眼裏的印象,自己的興趣及誌向在何處,將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等等。由於對成長變化的自我肖像常常摸索不清而感到煩惱,同時也對別人的評價與反應甚為敏感,隻要稍微被人批評就反應強烈,而且很難過。

你是否總覺得自己很沒用?這是自棄

你的困惑:都說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是我從我的身上卻看不到任何的才能,更加看不到未來的方向,上天賦予了他人美貌、優美的身姿、動聽的歌喉、超強的記憶力,而我卻什麼也沒有。

我來為你疏導:

心靈故事之→

小丹在上初二時,他那溫暖舒適的家突然破碎了。父母因為感情不和而離異了,他和媽媽一起過,他一下子覺得自己一無所有。失去愛的心理摻雜著絲絲的恨,猶如一團撥不開的迷霧,籠罩著她的心。為什麼爸爸離我們而去?他不愛我們了嗎?為什麼我和媽媽要搬遷到另一個城市裏?他們為什麼這麼殘忍?由於生活改變,給了他沉重的打擊,使他整天覺得自己很可憐很孤獨。對於眼前的一切他不習慣,以前的知心朋友和屬於自己的一切都不存在了,在陌生的環境裏他是那麼的無助。

剛開始,小丹沉悶不樂、情緒也不穩定。後來因為心理上的打擊,他越來越恨爸爸和媽媽,開始強烈的反抗,不管什麼事情都和媽媽作對,與媽媽吵架,還逃學,成了一個典型的“問題少年”。老師們不管他,同學們討厭他,他自己也抱著破罐破摔的心理。不管別人怎麼說他,他也不聽。他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人要的孩子,是一個壞孩子,他不相信自己,不相信任何一個人,他自暴自棄,把自己關在自己為自建的“牢籠”裏,他不相信自己能走出去,能從新的站起來。

透視心靈深處→

小丹這是一種自暴自棄的行為,也是一種糟蹋自己,對自己的不負責任的表現,我們常人雲亦雲地相信,糟蹋自己是一項美德,是所謂的謙卑。其實,謙卑與糟蹋自己正好相反。謙卑是感知自己在神的眼中看為寶貴,我們的所有和所做的,全然是他賞賜給我們的。要勝過自棄的心理,就必須鼓起勇氣站起來勇敢的生活。

自棄是指自己懶惰成性、不求上進、得過且過、不思進取。一般自棄的人是沒有理想和追求的,不願意吃苦,不願意奮鬥,最終什麼事也沒有做成。據《孟子·離婁上》記載:“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

青少年之所以產生自棄心理,多數是因為學習不夠認真,成績較差,多次遭受老師或家長的批評而造成的。有這種心理的青少年,總覺得別的同學看不起自己,在老師和家長眼裏又是個壞孩子,因而自尊心減退、喪失自信心。

青春期是青少年風華正茂的時候,他們的生活像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多姿多彩,他們的這個時期是令人羨慕和向往,然而,有些青少年並不快樂。他們的心理素質比較弱,他們會因為成績不好或做錯了事而自暴自棄,整天悶悶不樂,對生活徹底的失去信心。其實,世界上永遠沒有一帆風順的事,一路走來會有很多的坎坎坷坷的,隻有你仔細地品味這些困難和挫折,才會擁有無悔的青春。

解開心結→

青少年應當勇於與自己的消極心理做鬥爭,戰勝自棄,直麵更加精彩的人生。以下方法可做參考:

1.賞識自己,重視個人的發展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理解、信任和賞識。要學會從老師和家長的話語中讀懂鼓勵和關愛,哪怕隻是一句讚美,也要讓它成為自信的“肥料”。

2.培養好奇心,挖掘學習的動力

青少年這個時期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好奇心強,可以利用這一點,通過參加各種有益活動,也引起自己的好奇心,幫助自己激發學習的動力。

3.遠離自棄,樹立正確的自信心

如果你的心中仍在困惑,你就要學會找幫手,找一個可以進行心靈溝通的知心者,如人生閱曆豐富的老師、家人,心態好的朋友等,讓他們幫你指出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總之,青少年要想徹底的拋棄自棄,就不要自怨自艾、鬱鬱寡歡,消除你的愁容,放飛你美麗的心靈,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態,你會覺得生活是那麼美好和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