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太上道尊救苦拔罪妙經(1 / 2)

“沒想到你一個黃鼠狼竟然還有如此英雄氣概,可惜你我處在敵對雙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既然這樣,你就自行了斷吧。不要還等我出手把你煉化了。”卓根可惜的看著黃鼠狼“黃鼠狼這麼好的一大助力,竟然不肯投降,難道我是沒有加持主角光環嗎?”

“這是神道修行法門的玉簡,還有我頭上這頂萬神冠全部交給你了,請你不要為難我那些子孫,將我這枚神格念頭煉化他們會聽你的。我已經累了,我的夢想啊,或許會在你的手中實現。”

黃鼠狼從何嘴中吐出一枚玉簡,又將自己神魂與信仰念頭分開交給卓根,神格念頭僅僅隻有粟米大小,晶瑩剔透,散發著一種神秘的氣息。這是他這幾十年來,每天如一日的接受信仰,然後煉化,去蕪存菁,才形成了如今神格念頭相結合的晶體。隻要等他達到陰神境界的時候,點燃神火,就已經算是半神了,再度過雷劫,達到一劫鬼仙的地步就算是真正的成為神靈,到時候就能形成真正的神魂念頭,附在神體上,而不是整個神魂都附上去。

黃建國說完漸漸地放開了神魂的控製,沒有香火信仰的纏繞,神魂顯得更加的通徹飄渺,淡淡的一團普通人看不見的球體。這就是黃建國的真正神魂,裏麵的念頭波動漸漸地以靈魂球體為中心,向四周散去。黃建國腦中不由自主的浮現出自己生平的一幕幕,自出生時發現自己的不同,看著父母兄弟姐妹們,每天為了生存,偷偷摸摸的吃著老鼠,住著洞穴,心裏感到一種莫名的悲哀。每當他看到衣冠楚楚統治整個世界的人類,他心裏的那絲欲望就更加強烈。他不喜歡現在的生活,他要像人類一樣,吃著好吃的食物,穿著漂亮的衣服,住著漂亮的房子,而不是每天的吃著老鼠,住在陰暗的洞穴下邊。他不希望自己走出去受到人類的喊打喊殺,而是將他當成同等地為的生物存在。

直到他遇到了那三個師徒。老道士每天的講經教學,教會他了修煉,教會他了知識,讓他知道了人類為什麼能夠站在世界的頂端。同樣是從嗜毛飲血的時代一步步發展過來的。從那時起他就有一個夢想,他夢想有一天黃鼬一族能夠和人類一樣站在世界頂峰,他夢想,有一天人類能夠和黃鼠狼平等相待,共同創建美好家園。

直到他看到老道士被徒弟帶領一群人強拉著出去,因為是他徒弟,所以老道士並沒有反抗。他看著老道士被費去修為,扔進茅坑,泡了三天三夜。他看到老道士老淚縱橫的向老天爺哭訴世道不公。他知道了這個世界並不是那麼美好,人類既然能夠不顧親情,對著未知的事物大肆踐踏,他就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不可能實現的。他接受了老道士的衣缽傳承,他帶領同族半夜裏咬死了老道士的徒弟,把他們分吃。

過往的一幕幕,不斷浮現,一直定格在了被卓根抓住的瞬間。他累了,他想逃避。夢想總是遙不可及,真的是到了該放棄的時候。隨著靈魂波動不斷地向四周延伸,一股悲傷淒迷的氣息籠罩著四周,久久的不願散去。周圍的花花草草,也跟著發出沙沙的悲傷響聲。

感受著這股淒涼的氣息,卓根腦中金書自動打開,一篇玄妙的經文自動的傳進卓根腦中,《太上道尊救苦拔罪妙經》。

一般修士死亡,或著厲鬼怨魂不願散去。都會根據其當時的心境,化作種種的氣息領域,揮散不去,影響這個地方的生態環境,這是向世界獻祭靈魂產生的領域特征,是死者最後的念頭和眷顧。這種靈魂獻祭自然有好有壞,形成的影響也不同。譬如傳說中的大神盤古死的時候,由於對生靈的眷戀,身體上的各個部位,就融進了世界,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發為草木;誇父逐日化成了大山,手中的拐杖化成了桃林。民間傳說這種情況更是數不勝數,什麼與惡龍搏鬥,死後化成了大山;什麼死後百花齊開;什麼咒怨,還有死後六月飛雪之類的不一而足,所以每當人死後總是請一些和尚道士去超度,不然死者留下的氣息就會影響生人。

《太上道尊救苦拔罪妙經》就是超度世人,化去那些不好陰毒的氣息形成的領域環境,以免影響生態環境的發展,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從介紹上,卓根感覺這篇經文真是碉堡了,並不僅僅隻是超度惡鬼怨魂,改善惡劣生態環境這樣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