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為革命鞠躬盡瘁

孫中山到北京後,病情迅速惡化。後經診斷為肝癌晚期。盡管醫生一再叮囑他不要會客,應靜心修養,但是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他在病榻上仍然堅持工作,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1925年1月 26日孫中山住進了協和醫院,接受外科手術。手術後發現,孫中山得了肝癌。

2月 18日,孫中山離開協和醫院,住進鐵獅子胡同5號。他接受宋慶齡、孫科和同誌們的建議,改用中醫治療,也不見有什麼起色。人們輪著班看護他,宋慶齡更是不分晝夜地守在他床邊。

當時,很多同誌都來看望他,來的人越多,孫中山心裏越不安。他總是說:“你們都到北京來幹什麼?太興師動眾了。”

自孫中山病情轉劇後,馮玉祥更加惦念。曾於2月27日派其夫人李德全持他的親筆函來京問候孫中山。

3月11日上午,大家感覺孫先生的病勢逐漸危殆,就把事先由汪精衛寫好的遺囑,拿到孫先生麵前。當時孫夫人、何香凝、孫科、汪精衛等全環繞在病榻周圍,請孫先生簽字。

汪精衛從懷中拿出遺囑的草稿,女婿戴恩賽從上衣兜摘下自來水筆遞給宋子文,宋子文傳給宋慶齡,宋慶齡送到孫中山的右手上。

孫中山的右手抖動得很厲害,宋慶齡就托著他的右手腕,逐一簽了字。

留給國民黨同誌的遺囑是這樣的:

餘致力於國民革命40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40年之經驗,深知欲達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誌,務須依照餘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召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猶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還有一封《致蘇聯遺書》。《遺書》中說:

親愛的同誌!當此與你們訣別之際,我願表示我熱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歡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並進以取得勝利。

留給他家人的遺囑是這樣的:

餘因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餘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餘誌。此囑!

簽署完這三份文件之後,孫中山已經不能連續說出四五個字了,侍奉在旁的人員聽到的是他反複用微弱的聲音呼出的“和平”“奮鬥”“救中國”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