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界靈大戰(1 / 3)

價值觀是什麼?

道不清,說不明。

很多人總是高談闊論用所謂的正確三觀標準漫不經心的進行“教育性”書寫,其實三觀看不見摸不著,若一麵之緣要對誰進行三觀點評,那也是毫不恰當。

站在理性的角度,對於旁人的人生價值觀及其生活方式,除了他(她)本人外,任何人沒有權利詬病,不是嗎?合不來的親人,可選擇分開居住的方式來解放自我壓力,並成全親人朋友自身需要的“自由性和安全感”。

很多時候,對於不太熟悉的人,莫名闖入自己的生活,會給出信任和愛心,殊不知也許“你”的突然出現就是別人“逃出九天”的一種“捷徑”——俗話說得好: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想著實在可笑也很可悲。連夫妻這樣親密的關係都如此,還有什麼能夠讓人依賴和信任的呢?所以道出這句話的人應是個徹底的憤青,可現實又有太多這樣的事實。

不說關於三觀的話兒,講講“消費”。

每一個“商品”或者“商業概念”,其實都是需要龐大的消費市場才可存活並發展。而要培養出適合自己“商品”的忠實且持久的顧客,需要“階段性的實用性”和商品背後顯出的真誠。

新興行業的崛起,是為了解決就業。隻要細細的聆聽,便可聞到隱藏在蓬勃商業圈中的硝煙味。各行各業都如此,在不知不覺中,竟然出現了諸多阻撓,當各方勢力都強大時,就會爆發戰爭,最駭人聽聞的是“焚天之戰”。

那一天,黑暗突然侵襲了整個大地,不管是地球上哪個版塊的生靈,都隻無奈的躲在自認為有安全感的“房子”中。所有生靈都缺乏安全感,弱小如蝸牛,在自認為安全的“房子”中等著命運的洗禮,其實它的殼薄如蟬翼。

死寂,快速席卷了整顆星球。

緊接著一縷縷淡藍色的青煙不斷從被無名火燒焦的軀體中升騰而起。第一時間會認為這些青煙是鮮活身體中的水分,但那凝聚不散且自動成為本體形態的青煙怎麼看上去如此像靈魂,它們居然有報複的情緒——不,也許它們是在感恩這無名火終於讓它們擺脫了肉身的束縛,能夠以本性中最醜陋的嘴臉飄蕩,何不快哉!

最深的恐慌,就是如此寂靜無聲。

萬物都屏住呼吸,蜷縮著、摟抱著、無聲落淚……反正以本能中最純真的一麵等待著末日的到來。

無形的火威力甚大,隻感覺一道熱浪襲來,便讓所到之處瞬間化為烏有。鋼筋水泥構築的大樓在它麵前也如同白蟻啃噬過的樹木,不用微風輕拂就默默的化為齏粉飄散在地麵。於是乎高樓林立的一座座城市被摧枯拉朽的“魔力”吹成一片塵埃。

一小部分人住在昆侖山死亡穀,因遙遠處靈魂叫囂的聲音驚動了簷翹的“鎮魂鈴”而警覺的攜鈴逃竄進地底世界。這一逃,就奔走了三年零三個月。騎著銅馬,換乘銅船,又擠進磁浮冰鎮地底列車、俯視七彩火焰,險些被惡熱熏烤成紙片人……最後進入了能暫時安全生活幾十年的地下城。

在食物快要消滅完時,他們中的首領開始組織人尋找去往地麵的“路”,因來路在逃亡中全部毀壞,隻得再造“捷徑”,於是人們開始研究機關並挖掘出路。

這一來,死的死、傷的傷,等再次回到地麵時,剩下的都是稚嫩的後人。可為了生存,他們隻得在滿目瘡痍和殘埂斷瓦中求生存,甚至在天氣惡劣時舉族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