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綿陽秦逸(3 / 3)

劉金駿點點頭。

當他們來到賣冰糕的自行車前,秦逸說:“來兩根冰棍,一個綠豆冰糕。”

賣冰糕的說:“隻有芝麻雪糕,要麼就是冰棍。”

秦逸自行在翻開的木箱子裏找了找,對著秦渼兒說:“這個黑芝麻雪糕也好吃。”

秦渼兒一聽“雪糕”二字,心中神往,笑著說:“好吃麼,那就買這吧。”

秦逸怕她回家說漏了嘴,把她抱了起來,說:“你看看冰糕箱子裏,你喜歡吃哪種?”

一眼望去,一箱子的冰糕。秦渼兒指著白色的雪糕說:“可以吃白色的嗎?”

“嗯。”

秦逸把秦渼兒放下,就問老板,“這個雪糕好多?”

“兩毛。”

那就都拿這種。

……

後來回去,因為秦渼兒拉肚子,秦逸還挨了頓罵。他以為是秦渼兒出賣了自己,好些天不搭理她。

秦渼兒見帥氣的六伯不搭理自己,一直都生著悶氣,直到回去都如此。

十幾年後,秦渼兒才懂為何六伯和幺爺爺有那麼一出:幺爺爺以為六伯早戀,派自己當小跟班好回家後得到情報;而六伯因未按計劃經濟安排消費,害怕父親訓人,所以誤以為秦渼兒告了狀。

童年舊事值得回味,長輩對小輩無私的愛,都值得我們牢牢地記在心中,在他們活著的時候,盡己之能給予他們想要的老年生活。

言歸正傳,秦渼兒在綿竹人民公園住的第一個晚上,和幹媽擠在牆邊的一張小床上。秦渼兒怕踢到弟弟,將身子努力的往床邊放。幹媽睡在另一邊,抱著她的小腳,笑著說,“秦娃子,沒關係,幹媽把你腳抱著,就不會碰到肚子了。”

秦渼兒怯懦的問:“弟弟以後叫什麼名字?”

“星兒。”

……

那年暑假,秦渼兒第一次見到了點炒紙和幾種外幣,還用點鈔紙和外幣學會了打麻將。同時知道了一種概念:彙率。

因為在打麻將時,幹媽會給每個人發不一樣的幣種,在胡牌後,讓秦渼兒用點鈔紙來計算每個人應該支付多少錢,去換算輸家和贏家手中的外幣。

而幹爹會在下班後回家吃飯的時間,出《腦經急轉彎》的題考秦渼兒,最記憶深刻的題目是:“秦娃子,幹爹考你一個問題,樹上有十隻鳥,用槍打死了一隻,還剩多少隻?”

秦渼兒第一次老實的回答:“九隻。”

幹爹推了推高挺鼻梁上的眼鏡,繼續開導的說:“槍聲一響,是不是所有的鳥就嚇跑了?”

秦渼兒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暑假過得很快,秦渼兒要回村裏上學了,父親來接她那天,幹爹拿了一本棕色殼子的《唐詩三百首》給她。她像寶貝似的抱在懷中,高興得不得了。

這種感覺,就像小時候,張姑父送給自己的那本很厚的精裝版《新華大字典》那般讓人愛不釋手——幾十塊錢的一本字典,相當於當時鄉村教師一個月的工資。

而秦渼兒卻一直沒有機會去老書店看韓冰,在思維活躍的城市玩得不亦樂乎,早將他拋之腦後。

後來幹媽肚子裏的弟弟出生了,取名“唐詩星”。

注:寫到這,琴音不禁笑了起來,不知六伯的兒子看到這段有關自己嚴厲父親年少時的往事,會不會就不那麼怕父親了呢?而六伯是否就不會用那麼嚴厲的方式管教兒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