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
1.愛兵如子的將軍
吳起,公元前衛國左氏(今山東定陶縣西)人,曾經拜魯國曾子為師,學習儒術。之後,在魯國擔任將領。齊國人攻打魯國,魯國國君想拜吳起為元帥,抵禦齊國。但由於吳起娶了齊國的女子為妻,魯君心生疑慮。吳起想因此成就功名,便殺了他的妻子,來表明自己與齊國沒有任何關係。魯君最終拜他為統帥,率領軍隊攻打齊國,將齊國打得大敗。
魯國有人厭惡吳起,說:“吳起這個人,是猜忌狠心之人。他小時,家有千金之富,但他到外周遊沒有能成功,於是使家業蕩盡。他的鄉裏人笑話他,吳起便將笑話他的人殺死30多個,奔出衛國東門,與他的母親訣別說:‘我吳起不做卿相之類的大官,決不再回到衛國。’於是便拜曾子為師。不久,他的母親去世,吳起始終沒有回去。曾子看不起他,便與他斷交。吳起於是到魯國學習兵法,侍奉魯君。魯君懷疑他,吳起便殺死自己的妻子來謀求魯國的將帥之位。魯國隻是個小國,卻有戰勝齊國的威名,那麼諸侯便會謀劃滅亡魯國了。何況魯國和衛國本來是兄弟之國,現在大王重用吳起,則是拋棄衛國。”魯君也懷疑吳起,便把吳起辭退了。
吳起聽說魏文侯賢明,想要侍奉他。文侯問他的大夫李悝說:“吳起是個什麼樣的人呀?”李悝說:“吳起貪婪而且好色,但是非常會用兵,即使司馬穰苴在世也不見得比他強。”於是魏文侯便以吳起作為將帥,攻打秦國,拔下秦國的五座城池。
吳起治軍號令嚴明,軍紀森嚴,賞罰嚴明,任賢用能。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他處處以身作則,為人表率,和普通士兵吃相同的飯菜,穿一樣的衣服,行軍時不騎馬,不乘車,背負幹糧,堅持與士卒一起步行。吳起統率魏軍攻打中山國時,有一個士兵身上長了毒瘡,輾轉呻吟,痛苦不堪。吳起巡營時發現後,毫不猶豫地跪下身子,把這位士兵身上毒瘡中的膿血一口一口地吸吮出來,解除了他的痛苦。士兵的母親聽說了這件事,大哭。別人說:“你兒子僅僅是個普通士兵,卻得到將軍為你兒子吮血,應是光榮之事,為什麼還要哭呢?”士兵的母親說:“不是這樣呀,前幾年吳將軍為他的父親吮吸瘡口,結果他的父親直到戰死也決不回首。今日吳將軍又為他的兒子吮血,我真不知我兒子要死在哪裏了,我因此哭。”
2.文韜武略的相國
文侯因為吳起善於用兵,而且廉潔正直,能夠得到士卒的擁護,便讓他在西邊守護黃河西岸的魏國土地,同時抵禦韓國和秦國的入侵。
魏文侯死後,魏武侯即位。武侯坐船從西部黃河順流而下,到了黃河中間時,回首看著吳起說:“這裏的山河多麼險固,多麼美好壯麗呀,這是魏國的珍寶呀!”吳起回答說:“國家的穩固在於統治者的德業而不在山河的險固。從前,三苗國左邊扼拒洞庭湖,右邊扼拒鄱陽湖,但他們不修道德仁義,所以被夏毓滅掉了。夏桀的都城,左邊是黃河、濟水,右邊是泰山、華山,伊闕山在南邊,羊腸道在北邊,但他不修德政,終於被商湯流放。殷紂的都城,左邊是孟門山,右邊是太行山,背靠常山,南據黃河,可他不修德政,被周武王殺死。由此可見,治國在德不在險。如果大王您不修德政,舟中的人都會成為您的敵人呀。”武侯說:“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