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互相吞噬之蛇乃不祥,”章教授彎著腰,查看石凳,我連忙問他這圖案能否可以斷定出自靖國工匠之手。我心中的疑團太多,萬裏之外的納卡古城,賀家祖墳,再到白石嶺中,這圖案仿佛一條無形的繩子將這些地方串聯起來,可是我還捉不住這繩子的頭,不知道它們究竟有什麼關聯?
“互吞之蛇,它的寓意乃彼此消耗,你吞我,我吞你,死亡是它們的宿命。”
“那麼,章教授可看出它的年代和出處?”我著急地問他,當年黑潮將突然反水將我們傭兵團全殲,我一直想知道為什麼,答案會否就在眼前?
“很奇怪,我也說不準,”章教授抬頭望向我接著道:“你知道歐洲的雕刻有多少種風格?”
我二十年的傭兵生涯,足跡踏遍歐洲,這問題自然難不倒我,“可分為五種。”
章教授頭也不回地問:“哪五種?”
尼瑪,這老家夥是不是吃錯藥了啊,本來是我問你,現在倒變成你問我來了!但章教授並不是程普那廝,本著敬老的原則,我還是平心靜氣地將知道的說了出來。
“就我所知,有羅馬、哥特、文藝複興,巴洛克以及洛可可這五種藝術風格,章教授你的意思……?”
“既然你知道這五種雕刻藝術風格,你再看看咱們眼前的圓,和那種藝術風格接近?”
我彎腰蹲在章教授旁邊,再次觀察這見了無數次圓形圖案,我覺得它的雕刻手法很玄幻,誇張……我靈光一閃,叫道:“這是羅馬的藝術風格!”我太粗心大意了,居然現在才發現!
羅馬當時的繪畫風格多用象征性的手法來表現活動或環境,他們並不是很注重真實的表達。而更多的是表現作品,運用了誇張、變形、玄幻等構圖,強調整體效果,突出細節與內容。
“不錯,但是為何這種羅馬的藝術風格,出現在傳說中的靖國?兩個文明相隔萬裏呐,我也沒聽過戰國時代有國家和相隔這麼遠的國家通婚的,所以我說不準。”章教授一副孺子可教的眼神看著我問。
這時,鄧肯拍了我肩膀一下,“為何不去問那神奇海螺呢?”
如果我與鄧肯不是認識多年的戰友,我必定不知道這廝在說什麼,嘖嘖,對啊!我一拍腦袋,真傻,怎麼忘記了呢!
對於這這個神秘的圖案,有誰會比身為靖國女王的‘魏嬋嬋’更了解,更明白?與其在這裏瞎猜,不如直接問‘她’來得快!
我招呼張國民將魏嬋嬋帶到麵前,猛掐了一下她的人中。魏嬋嬋悠悠醒來,我迫不及待地指著石凳上的圖案問她圖案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秘密。
魏嬋嬋眨了眨眼,卻並不說話,隻是呆呆地看著打量著我們,被她的眼睛掃過,不知為何我忽然感到一陣背脊發涼,現場的氣氛本來就詭異,現在更有一種莫名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