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 內海盡頭(1 / 2)

魚腸島四麵環海,椰林婆娑,撲鼻而至的海洋氣息讓人說不出的清爽。還真有點夏威夷或者海南島的意思。這個島麵積約十平方公裏,島如其名,岸上遍布密密麻麻的岩洞,狀況蜿蜒曲折洞深不知淺。

島北邊有一處高山,海拔達三百八十米,遠遠望去灰白一片,就仿佛一塊巨大的白色石頭,據當地人說是白石嶺是一條露天漢白玉的礦脈。

漢白玉這東西其實就是二氧化矽,別看它有玉字,其實它並不太值錢,是古時候人們用來鋪地板的,因為山高皇帝遠以前也遠,以前也有人想將之私采,當成建材賣,但島中地形實在太複雜,機器就算運到島上,但要運到島中則非常困難,加之白石嶺那一帶有出現‘鬼市’的謠言,加之進去探險的淘寶者,多數一去不回。

這個島,傳說是當年鄭和下西詳時曾經在這裏補給。隻因為島上還有一處天然淡水湖,與大海的鹹水隻有一石之隔,水質卻冰涼無雜質,可讓進入大海的航海船隻做最後一次補充淡水的準備,小小的魚腸島,分隔開外海與內海,是海上最後一個補給點。

魚腸島內住這個數百戶人,靠海吃海自然而然全部人幾乎都是漁民,因為島離大陸太遠,交通極其不便是以島上的生活非常原始,有想法的居民離開了魚腸島到外麵打工,後來一些更有想法的居民又回來了。

當年,魚腸島的漁民除了打漁之外,偶爾也會再附近海域打撈到的古董舊貨之物出售,畢竟這一帶,是古時候海上的絲綢之路,沉船無數,再根據一船十墓的說法,這海域可蘊含著數不清的古代寶藏。

以前那個年代,漁民們對外麵的世界不了解,自然不知道打撈到古董的價值。多數都以十分低廉的價格賣給沿海的一些古玩商和收藏家,這些人後來看到漁民們手中居然有這麼好的古董,也不等他們過來賣,直接就在魚腸島蹲點了,小小的魚腸島就此變成了海寶的交易場所,在這裏交易的貨幣不單一,當然最歡迎的是美刀。

然而,被譽為深海分界點的魚腸島,不斷吸引的冒險者和尋寶人的不僅僅是海底沉船中的古董,還有那傳說中南海霸王張保仔堆積如山的寶藏。

時常可以聽到有人在魚腸島中打聽張保仔藏寶第的傳聞,白慧父親那支考古隊一路尋到這裏,他們有沒有進去白石嶺,目前我還不得而知,我隻知道,他們最後離開了魚腸島,活著離開的。

我們考古隊上了島,後麵自然跟著沅上尉一行人,個個荷槍實彈的陣像確實不小,被我刺破防毒麵具的‘黑鷹’也在列,他換上了新的防毒麵具。

漁民們、與尋寶人看到這些軍兵嚇了一跳,還以為他們是來清剿自己的,畢竟他們做的營生也並不太見得光,後來看到我們隻是四處溜達,打聽消息,也就放下了心頭石,紛紛做回了原本的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