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探索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洞
數年前,有科學家驚奇地發現:在南極大陸上空大氣同溫層中的臭氧層出現了一個神秘的大“窟窿”,這消息震驚了全世界。
大家知道,臭氧層對人類的生存是極其重要的。沒有臭氧層,地球上的一切生靈將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科學家們設想,如果人類居住地上空同溫層的臭氧層也出現破洞的話,那麼皮膚癌患者的人數將直線上升,人類甚至將會毀滅。
究竟臭氧層破洞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1987年8月,美國太空總署實施“南極飛行實驗”的計劃。飛機先後進入南極臭氧層破洞12次,每次飛行數小時,采集了大量空氣樣本。之後,科學家們對采回的空氣樣本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證明:南極上空臭氧層破洞的麵積正在逐步擴大,氟氯化碳的產生與臭氧層的破壞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臭氧層一旦遭到破壞,將無法修補。由此,科學家們呼籲禁止或盡可能減少氟氯化碳的生產和使用。
修補臭氧洞的辦法
臭氧層被破壞,這就好像天“漏”了一樣,對人類是個極大的威脅。國外的科學家們提出了種種設想。
由於氯原子對臭氧有極大的破壞作用,所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沃思教授提出:從陸地向高空發射強大的電波,利用電場加速高層空間的微量等離子中的電子運動,靠衝擊電離使電子增殖,增殖的電子可使氯原子通過吸收電子轉變為帶負電荷的氯離子。由於臭氧本身具有較強的正電性,容易變成負離子,因此,二者相互排斥,難以結合,這樣就大大減少了氯原子對臭氧的破壞作用。
英國環保團體提出了用高空球形瓶放電修複臭氧層的辦法。具體做法是:讓充滿氦氣的球形瓶懸浮在20~30千米的高空,用金屬絲網包住由球形瓶吊下的電極,並向電極施加電壓,使其放電。同時,利用安裝在球形瓶表麵的太陽能電池充電,由變壓器反複產生10萬伏左右的脈衝電壓。通過放電,將空氣中的氧分子電離,電離的氧分子與電子結合,可以生成臭氧。
國外還有人提出利用照射人工光束來修複臭氧層。具體做法是利用可產生強烈光線的激光器放射波長為157納米的紫外線,把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進而使臭氧大量增加。但從陸地向高空照射,紫外線會被下層大氣吸收,不能到達理想高度。因此,采用人造衛星和球形瓶照射的方法效果才會理想。
科學家們還提出其他一些修補臭氧層的辦法,並推算如果每年能人工產生約80萬噸臭氧,就能修複目前1%左右被破壞的臭氧層。
神秘的球狀閃電的組成
球狀閃電俗稱“滾雷”,它是自然界中的一種奇異現象。這種明亮而無聲的火球會在空氣中慢慢地飄過,能持續幾秒鍾的時間。有時,它能穿過玻璃窗而不被損壞,有時,它又會把玻璃打碎;有時,它可以飄進建築物內;有時,它還會進入飛機艙內;有時,它可以在導線上滑動,遇人遇物後立即發生爆裂,造成傷亡、火災等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