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太陽係外又發現9顆新行星
據《北京晚報》2000年8月8日報道,正在英國曼徹斯特舉行的國際天文聯合會昨天宣布,太陽係外又發現9顆行星。這意味著目前人類已經知道的太陽係外的行星總數已達到50顆。在新發現的9顆行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顆圍繞波江座ε飛行的行星。
波江座ε離地球隻有10.5億光年,是科學家已知的離地球最近的恒星,用肉眼就可以看到。美國科學家已經用哈勃望遠鏡拍攝到了波江座ε的清晰圖像。它耀眼的星光呈十字形狀放射四周,在它的四周圍繞著無數的燦爛的小星星,宛如眾星捧月。
有趣的是,科克蘭博士領導的天文研究小組發現波江座ε和太陽非常相似。那顆行星軌道到波江座ε的距離大約是5億公裏,相當於從太陽到小行星帶的距離。
波江座ε比太陽略小,但波江座ε似乎是太陽係外的又一個太陽。隻是波江座ε誕生的時間可能比太陽晚,估計隻有10億年的曆史,而太陽已有45億年的曆史。那顆圍繞波江座ε運行的行星看起來就像是太陽係外的地球,因為我們人類居住的地球也是圍繞太陽在不停地旋轉。
目前觀測到的許多行星上有神秘的、難以解釋的影子在晃動,那裏也許是有生命的世界。據此,會議圍繞新發現的9顆行星是否有生命進行了爭論。美國科學家提出,新發現的圍繞波江座ε運行的行星像木星一樣,是由氣體構成的,所以上麵居住生命的可能性很小。不過美國科學家相信,即使那顆行星上沒有生命,但也不排除波江座ε周圍有生命形式存在的可能,因為那裏的星球運行情況與我們的太陽係非常類似。
“廢掉”冥王星
美國羅斯地球及太空中心的科學家提出新理論,認為太陽係中離太陽最遠的冥王星其實不是行星,而隻是一塊巨大的冰,應將其“廢掉”。
據這個隸屬紐約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的機構稱,在海王星外是一條冰雪形成的管星帶,這其中就包括冥王星。不過大部分天文學家認為,除非有確實證據,否則冥王星將仍被視為太陽係第九大行星。
事實上冥王星一直都跟其他八大行星有所區別,它較像管星,其公轉軌道比其他行星多傾斜了17度。在1930年剛發現它時,科學家認為它的體積一如地球,但現在發現它的寬度隻有2273千米,比月球還小。
1992年,天文學家在海王星外發現由數以百計的冰和石組成的彗星,將之稱為凱珀帶,其中約有70顆分星與冥王星的公轉軌道相近。
羅斯中心稱,由於對行星沒有一致的詮釋,故應把太陽係分為太陽與5類物體:像金星、水星、地球和火星這種由高密度石質形成的細小行星;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由碎石和鐵形成的小行星帶;巨大的氣體星球如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奧爾特星雲和凱珀帶。至於冥王星,羅斯中心認為它應是凱珀帶的一分子。
新型望遠鏡的宇宙新發現
“哈勃”望遠鏡自1990年由“發現號”航天飛機釋放到地球大氣層外太空以來,它已為人類立下了不少功勞,它已拍攝了上千萬幅照片。
最近,“哈勃”望遠鏡再立新功,它又發現了超黑洞的存在和發現新的絢麗璀璨的新星體。這給天文界帶來了新的喜訊。
“哈勃”太空望遠鏡新安裝的近紅外照相和多目標分光儀它可以穿透星際塵埃,“看到”著名的獵戶座星雲。在這個星雲裏,正在孕育大量新星體。近紅外照相和多目標分光儀拍下的獵戶座星雲照片顯示,無數絢爛奪目、奇形怪狀的物質從一些正在形成中的巨大星體“新生命”中噴射而出。
科學家們還通過近紅外照相和多目標分光儀觀察了另一個距地球3000光年的星雲。在那個星雲裏,有一顆“垂死”的恒星,不斷地爆發出氣體和塵埃。
另一個新設備——太空望遠鏡圖像攝譜儀也立下了大功,在處女座發現了一個至少是太陽質量3億倍的大黑洞。由於黑洞會將周圍的任何東西——包括光線本身都吸進去,故我們通常並不能拍下黑洞本身的照片。但是,太空望遠鏡圖像攝譜儀通過分析光譜不同部分代表的不同物質,展現了以很快的速度圍繞黑洞旋轉的物質的Z型光譜曲線,這種曲線是黑洞存在的重要證據。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新型望遠鏡會為人類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