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久後,就離開了仙界,直接去了戰場。一開始那些戰場上的將士都有些輕視她,覺得她不過是身份尊貴了些,論資曆,論打仗的經驗,都不及他們這些征戰沙場多年的將士,但礙於她青華帝君的身份,又不敢將對她的輕視在她麵前直接表現出來。但他們沒想到的事,孚桑雖年紀輕輕,但在修為著實高深。然縱是她修為頗高,確是頭一回上戰場,比起那些經驗老道的將士,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丫頭。然她的運道卻是出奇的好,凡是有她的戰役都是大獲全勝,因此她漸漸地被眾將士接受,眾人對她的印象也逐漸好了起來。
開始還有對她幾個不服氣的將士直接與她對著幹,可孚桑哪是會忍氣吞聲的人。誰給她不痛快了,她就讓誰更不痛快。有一次,一個將士在她背後說她壞話,不小心被她聽見了。說她區區一介女流之輩,仗著自己是青華帝君,就敢來戰場逞強,也不怕人笑話。孚桑聽了這話後,直接向那名將士發起了單挑,那將士當著那麼多人自然不願認慫,很爽快地應下了孚桑。結果自是不用多少,那將士修為不如孚桑,被孚桑打得臥床半月不能起。自那以後,至少沒人敢質疑孚桑的實力了,同樣也沒人敢在背後說孚桑的不是了。
因著孚桑戰功不俗,在經過幾次戰役後,她開始擔起越來越重的職責。經曆過大大小小的戰役後,她的經驗累積了不少,作戰也愈發得心應手起來。
而後,她憑著自己與符西的關係,不費一兵一卒地平息了仙妖之間的紛爭。又以自己同魔尊明浮生是舊識的緣故,緩和了魔界之人的關係,就此減少了許多戰亂。
數十年後,她立下無數戰功,因此她覺著時機差不多了,便請命回了仙界。她原以為自己走了,這些仙界的將士會因再也不用見到她而歡欣雀躍,然她走的那日卻有無數的將士歡送她,其中還有好幾個不知死活的向她表明心跡,她卻將那幾人揍得鼻青臉腫。但軍中做派向來這般直來直去,其餘將士隻當看了出好戲。
她回到仙界後,紫薇帝君迫於她立下的無數戰功,不得不將青華帝君的實權還給她。她收回實權後,先是整頓了青華帝君手下的所有仙官,將紫薇帝君的人全部換成父親以前的部下或是自己的心腹。這一舉動無疑是當著眾仙家麵,打紫薇帝君的臉,紫薇帝君被她氣得差點直接到青華帝君宮裏動手教訓這不肖徒弟。然紫薇帝君到底還是有理智的,他冷靜下來後,想到自己若是真去教訓孚桑了,不僅自己先沒理了,且之前自己將青華帝君手下換成自己親信一事也會被翻出來,到時隻會得不償失,於是隻好咽下這口氣。
孚桑這一做法無疑是公然與紫薇帝君對著幹,仙界眾人本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原則,隻要是與兩邊沾不上關係的,都無心摻和此事,然卻會在私底下悄悄議論此事。有說孚桑忘恩負義的,也有說紫薇帝君這些年來故意不把青華帝君之位傳給孚桑現在終於遭到報應的,也有說兩人的決裂是因為當初孚桑拒了紫薇帝君安排的婚事,因此師徒關係徹底鬧僵的。然無論外人如何編排,孚桑卻隻當聽聽笑話而已,畢竟若這事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她也會向這些人一樣,將別人的恩怨情仇當成茶餘飯後的閑話。
然紫薇帝君可沒孚桑這般看得開,每每有說他不是的話傳到他耳裏,他都會氣悶上好一陣。想他維持多年的好名聲,就這麼毀在了孚桑那不肖徒弟手上了,直叫他恨不得親手給她些教訓。然這也隻不過是想想而已,畢竟孚桑現下已不是他的徒弟了,而是與他平起平坐的帝君了。當初他故意不把青華帝君的實權交給孚桑,就是想讓她明白以她之力無法與自己抗衡,想讓她乖乖做回以往那個對自己言聽計從的好徒弟。然他沒料到孚桑竟會主動請纓去作戰,且還立了一身戰功回來。說到底他還是低估了孚桑的硬氣。
而因紫薇帝君與孚桑交惡的緣故,就連燕瑞與孚桑也疏遠了許多。倒不是燕瑞怕紫薇帝君多心,而故意不與孚桑來往。隻是兩人在經曆了退婚這種尷尬的事後,難免會生出嫌隙,而燕瑞自是不願與孚桑這般,孚桑卻沒有心思去化解這嫌隙。
沒幾十年的功夫,一切便如孚桑料想的那般漸漸步入了正道,隻是她卻一直還是孑然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