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神奇的除草劑
化學除草劑之所以能得到廣泛的應用,是因為它可以節省很多的人力,並且具有除草徹底而不傷害秧苗的特點。說來這事可真新鮮,草和苗都屬於“植物王國”的成員,為什麼除草劑隻殺草卻不傷害秧苗呢?它又是怎樣區分“敵”和“友”的呢?
草和秧苗雖然都是“植物王國”的成員,但它們的科屬不同,因而,它們之間又有很大的區別。如果你到田地裏觀察一下,便可發現,青菜、蘿卜等一些蔬菜幼苗的葉子都是對生的,而玉米、高粱的葉子則是互生的,因此,在植物學裏把青菜、蘿卜等蔬菜叫做“雙子葉植物”,而把玉米、高粱等作物叫做“單子葉植物”。如果在菜地裏使用“2,4-D”除草劑,一種有趣的事便發生了。除草劑遇到雙子葉植物時,它大開殺戒,而遇上單子葉植物則秋毫不犯。這是什麼道理呢?秘密就在植物的葉子上。雙子葉植物的葉片,橫向生長,較寬大,角質層和蠟質比較薄。這樣,除草劑的藥液容易停留在葉麵上,並向植物體內滲透。藥液進入雙子葉植物體內,可以使形成層細胞產生腫脹,從而破壞其韌皮部、運輸係統,造成植株無法運送營養而死亡。而單子葉植物的葉片直立而窄長,角質層和蠟質也比較厚,藥液落到葉麵便流失掉,另外它莖的維管束沒有形成層,因此除草劑傷不著它。
生長在稻田裏的稻苗和稗草隻有有經驗的農民才能識別出來,一般人往往是草苗不分。但“敵稗”這種除草劑,在稻苗1~2葉期施用時,可不是那種“敵友”不分的糊塗蟲。它是專殺稗草、狗尾巴草等雜草的,對稻苗毫無傷害。其原因是水稻幼苗裏有一種叫“酰胺水解酶”的物質可以分解“敵稗”,使它失去毒害作用,而稗草一類沒有這種防禦功能,所以就被“敵稗”殺死。
棉花是雙子葉植物,因此,不能使用“2,4-D”和“敵稗”這兩種除草劑,隻能用“敵草隆”等除草劑,才可以殺死雙子葉和單子葉一年生的雜草,保障棉花苗平安無事。這是因為在棉花體內具有分解尿類的高活性酶,這些酶和溶在植物組織中的氧氣協作,可以把“敵草隆”轉變成為對棉花無毒的化合物。但是,雜草卻沒有這些酶作為“護身法寶”,所以難免讓“敵草隆”在其體內大鬧一場,抑製其光合作用,破壞有機養料的製造,落得個活活“餓死”的下場。
不畏嚴寒的勁鬆之謎
鬆,有11屬1200餘種。鬆的可愛,不僅在於它蒼勁、古樸、典雅的風貌,還在於它可貴的倔強、崢嶸的風骨,貧賤不移的品格。它不論是在驕陽似火的炎夏,還是在冰封雪飄的寒冬,無論是在條件優越的公園沃土裏培養,還是在瘠薄的山坡、陡峭的岩縫上生長,都是那樣蒼翠蔥蘢,奮然向上,頑強地成長壯大。
這古樸、蒼勁的青鬆,為什麼能在北風呼嘯的隆冬,萬花凋零、草木枯萎之時,不脫下綠色的“盛裝”,仍然是生機勃勃呢?為什麼它能在瘠薄的岩石縫裏,在其他樹無法安身的地方,立足並得以昌盛呢?
鬆之所以能夠頑強地生長,功在於它的根係。鬆的主根明顯,側根發達。成年鬆的主根可深紮土層5米以下,側根四下擴散,像無數個錨抓住土壤。哪怕是半風化的花崗岩和砂岩,它都能穿入。在它的根上還長著一種滲透力很強的菌根。菌根是一種叫做“真菌”的微生物,它能夠寄居在樹木的根部,和樹木“相依為命”。這些真菌的菌絲像網一樣包圍在樹木須根的根尖上,形成一層白色或黃色絨毛狀的菌絲體。即使遇到幹旱、瘠薄的土壤,它也能從中吸收水分和有機鹽。鬆的木材纖維長約4毫米,數不盡的纖維擰成一股難以斷裂的力量。二針一束的葉子,細長柔韌,增強了耐壓的強度和彈性。針葉有角質層和蠟質層,表皮細胞壁厚,含有大量可溶性的糖,所以鬆的抗寒力強。
為什麼說植物是“活能源”
說起能源,人們馬上會想到煤、石油、電……這多是礦藏性能源。這些能源,無論怎樣豐富,但因不是再生性能源,總有一天會枯竭。然而有一種活的能源,即是某些植物能源,卻永遠也不會枯竭。現在許多國家的科學工作者都在積極地進行著這方麵的探索。
自從1973年以來,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可以作為能源的樹木越來越多,如在巴西的亞馬孫河熱帶森林裏,有一種樹的汁液,可以直接注入油箱,作為柴油,驅動發動機轉動,而且機器的運行處於正常狀態。這種樹叫“古比巴樹”,當地人常采其汁液作為香料或藥膏的原料。采取這種樹的汁液方法很簡便,隻要在樹上鑽個孔,汁液就可以流出。一株生長正常的成年樹,1小時可以流出5~10升汁液,不用加工,即可直接放入油箱,用於發動機器。
美國有一種香槐樹流出的乳膠,經過加工,可成為熱值高達每0.45千克1.7萬熱單位的燃料。還有一種名叫“霍霍巴”的野生灌木,它的果實中含有50%的液體蠟,如果人工栽植,估計每公頃可獲蠟1050千克。菲律賓有一種叫“漢咖樹”的野生果樹,其果含15%的酒精,每棵樹每年可收果實35千克,約可得到5千克左右的酒精。
我國海南島上廣為分布的一種叫“油楠”的高大喬木,在樹的材心中含有棕黃色油狀樹液,林區工人常點燃它用於照明。據研究,一棵高達12~15米,胸徑4~50厘米的油楠樹能流出幾十千克“柴油”,這種“柴油”不用加工即可使用。馬尾鬆遍身含有樹脂,產量占全國油脂產量的90%。一棵成年馬尾鬆至少可以采到油脂2~3千克,這種油脂可作為化學原料。還有麻櫟、白櫟、青崗櫟等樹木,都是極好的能源樹種。它們的木材燒成碳,擊之有金屬聲,是煉製熔點低的金屬器具的優良碳材。
植物為什麼會成為活的能源呢?這是因為世界上的綠色植物都是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從而變太陽能為化學能的。這就是說,陸地上植物的存在,它可以起著一種把太陽能固定轉化的作用。每一株樹就像一台效能很大的太陽能化學轉換器,所以,人們把它稱為“活的能源”。
草原上為什麼不長樹
一說起草原,就會使人想起“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動人景象。我國內蒙古以及東北地區有著大片的草原。遼闊美麗的草原,宛如一幅堆綠疊翠、碧波浩瀚的圖畫。在那裏,除了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灌木林叢外,卻見不到一棵像樣的樹。草原上為什麼不長樹呢?
人們經過長期的科學考察發現,盡管草原風光多姿,但草原上的泥土很薄,通常隻有20厘米左右。即使是茂盛的灌木叢下,土層的厚度也不超過50厘米,再往下,就是堅硬的岩石層。由於土層淺薄,即使雨量充足,土層的含水量仍然不多,而草原地區年降雨量較少,少雨幹旱,具明顯的大陸性氣候。再加上草原上的氣候變化無常,水分蒸發相當快,土層中的水分因而容易喪失。樹木的生長既需要有一定深度的土層,使根係紮深,吸收土壤中豐富的水分和養分,又需要足夠的水分,而草原上卻不具備這兩個基本條件,因而不宜於樹木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