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考古傳真2
漢墓古屍為何保存完好
經過兩千多年保存下來的馬王堆一號漢墓古屍,是一具非常罕見獨特的屍體。她外形完整,軟組織富有彈性。體重34.5公斤,內髒雖有幹縮,但外形完整、柔潤……這一考古新發現曾轟動了世界,怪不得有言過其實的傳說謂“容貌如生”“形如剛死”。
曆經如此久遠的年代,屍體為什麼能保存得這麼完好呢?
據考古學家查證,古人可能用香湯和酒給屍體沐浴,並在入殮時噴灑了酒。之後又用絲麻織物緊裹達20層之多,不但隔絕蠅蟲接解屍體而且把棺材填滿,造成棺內空氣極少,外麵又套上三層密封很多的棺材。這樣,腐敗菌難以生存下去,腐敗也隨之停止。
還有另一種說法是:在棺內放有某種防腐藥物,屍體才不腐敗,這完全可能,如化驗棺水發現棺水中有汞(水銀)、乙醇(酒精)……等。古人是將放水銀作為防腐措施的,不過科學已證明,汞起不到防腐作用。是否用中草藥防腐呢?我們無從知曉。我國是文明古國,有許多古屍尚未發掘,化學藥物防腐措施的解釋,讓今後出土的古屍研究來證明吧!
最大的墳墓
談到世界上最大的墳墓,一般人都會想到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實際上,最大的墳墓是我國的秦始皇陵。胡夫金字塔每邊長約232米,高約146米,而秦始皇陵規模比它寵大得多。根據實地調查,陵寢為夯土陵丘。內城為長形,周長2525.4米,東、西、北三麵建置城門;外城為長形,周長6294米,東牆建置城門。
秦始皇在到處尋找長生不老秘方的同時又驅使20萬人到驪山,為自己興建墳墓。據曆史記載,墓內建築灌有銅液,結實堅固。墓中布置有宮殿,丞相等百官塑像按職位高低排列兩旁,活象生前朝見秦始皇一樣。珠玉珍寶,更是多得不可計數。又用人魚膏做燭,在墓中燃燒,如同白晝。為防後盜挖寶,又令工匠製弓弩,如有人穿墳入內,弓彎便會自動放射。秦始皇屍體入墓,將沒有生子的宮女,全部活埋殉葬。為了防止工匠泄露機密,不待工匠出來,封閉墓門,工匠都被活埋在裏麵。公元前206年項羽入關,此墓被劫。
揭密木乃伊的製作
木乃伊是古埃及曆代法老的幹屍的總稱。那麼,木乃伊是如何製作的呢?
前後3000多年期內,古埃及人將屍體製成木乃伊的方法有不少改變。不過多數學者專家認為防腐方法在公元前10世紀左右發展至巔峰,當時一位第一流的防腐師大致依下述步驟製成木乃伊:
首先,用燧石刀在屍體腹部左側開個10厘米長的切口,從切口把心髒(防腐師和他的主顧都認為心髒是感情的根源)以外所有其他內髒掏出來,逐一用酒和含有藥液、桂皮的香料加以清洗。防腐師還用香柏油衝洗屍體腹腔,把餘下的柔軟組織分解,接著,準備取腦。
然後,把屍體全身每部分都徹底清洗,並把所有器官和屍身埋進泡堿粉末堆中,抽幹水分。
跟著,防腐師把幹透的內髒逐一以麻布包好,放回腹腔,用鋸屑、麻布、焦油或泥巴之類的填料填好腹腔。填放完畢,隨即將切口縫合。這時剩下來的工作是使屍體外觀複原,也是最費工夫的,因為要把幹癟的屍身恢複生前模樣實在不容易。
最後,防腐師還要充當化妝師,用稱為赭石色的泥土替死者麵部以至全身染色(男死者染紅色,女死者染黃色)。染色完畢,屍體即可包裹。防腐師將屍體四肢分別以抹過鬆香的麻布一層一層地密實包裹,然後包裹頭部和軀幹,最後全身裹起來。
防腐師包好屍體,做成一具木乃伊,前後共花約70天時間。跟著防腐師把木乃伊送還喪主,喪主再裝棺送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