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著慧娟到一邊的石凳上坐下,我知道這種情況最好什麼都別說,讓她好好地哭一場,哭過之後再問也不遲。等到慧娟的情緒好轉一些時,我再次遞上一塊紙巾,輕輕地說:“慧娟,遇到什麼事了,可以告訴我嗎?”
慧娟抖動著身體,依然在抽泣著,可能是想起了不愉快的事,她再次大哭出聲,我馬上安慰著說:“沒事沒事,先別想那麼多,哭出來之後就忘記了那些不愉快的事吧!”
到最後我送慧娟回宿舍,她始終沒有告訴我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不過能夠看到她平靜下來我也安心了一些。後來,我特意去找過她,也開始慢慢地接觸這個女生。
奇怪的是,第一次看到慧娟時她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應該是友善和文靜的,我還清晰地記得她那次熱情的幫助和溫暖的笑容。可是接觸的次數越多,我發現她還有對人冷淡的一麵,每次看到她都是自己一個人,平時身邊好像沒有什麼朋友,從她身上我好像看到了過去的自己,心裏不禁隱隱地作痛。
我知道這種孤獨的滋味有多難受,好像整個世界都容不下自己,然而自己又很不甘心,很想得到別人理解的同時又害怕別人過於清楚自己的缺點。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可是像我們這種敏感的人,很多時候都會放大了自己的缺點而看不到自己的優點,所以才一直很在乎別人的想法也防備著別人的接近,可又希望別人的友好接近,這種矛盾的心理時時刻刻都會折磨著自己,幾乎讓人崩潰。
可能是出於同情,也可能是不希望看到過去的陰影,總之我希望自己能夠幫助這個女生,雖然她始終沒有跟我說過自己的事,但不知為何我依然執著著想要改變她。我相信很多人知道了別人的不幸都會有所共鳴或感悟的,所以我跟她說自己以前差點得了抑鬱症,告訴她自己很多不愉快的經曆,可是我改變了,我發現身邊是有很多關心自己的親人和朋友的,隻是自己沒有留意到而已。
“那你是怎麼發現的?”
被慧娟這麼一問,我不知道可以怎麼說下去了,可是如果我不說,以前說過的話就形同謊言或虛言,一點感染力也沒有。猶豫再三後,我把心靈世界的事告訴了慧娟。慧娟一直安靜地聽我訴說,回憶起過去的事,既有感慨也有悲傷,不過我更希望自己的經曆能夠幫助到慧娟。
說了幾個小時,慧娟格格地笑了,“亦琳師姐,謝謝你!你的故事很傳奇,也給了我很多鼓勵,不管怎樣,我很感謝你。”
我微微一笑,掩藏著回憶過後的感傷,心想可能在別人看來我隻是在說故事而已,不過看到慧娟開朗起來,我相信重要的不是我的故事,而是我那份真誠。
“你能夠這麼想就好,以後不管有什麼事就跟我說吧!反正我閑得很,隻愁每人來打擾。”說完我們兩個都會心地笑了。
後來我有空都會主動去找慧娟,問問她近來的學習和生活狀況,也叫慧娟加入心語軒,很多時候人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會感到自己的意義,看到慧娟一點點的改變,我也感到欣慰。
隻是慧娟始終沒有跟我說過自己的煩惱,在我麵前她也保持著一貫的微笑,但和初次見麵的微笑相比,這笑容好像參雜了很多內容。或許我還不能得到她的信任,又或許是她有什麼難言之隱。我隻知道這個寒假,對於初次離家的大學生來說,本應回家見見父母、過個開心年的,可是慧娟主動跟我說要留下來參加三下鄉活動,我一愣,跟她說了一大堆道理,後來看到她黯淡的眼神,我慢慢地停了下來。
慧娟的雙眉在蹙動,久久她說:“我不想回去。”
那一瞬間我好像什麼都清楚了,也就不再勉強她,微微地點了一下頭,說:“好的,我明白了。”
我心裏隱隱作痛,看著慧娟就好像看著過去的自己,看來這個小女孩心裏藏了很多不愉快的過去,我能夠幸運地遇到大家,我希望自己也能成為慧娟的幸運,我能做的或許微不足道,但總比沒有努力過要好。
“慧娟,你到底要去哪裏?”從鏡子看到外麵,慧娟轉了兩次車,這條路線好像很熟悉。而車上的乘客就好像聽不到我的喊聲,我心裏莫名地有一種不好的預感。這輛車不就是前往城西大學的班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