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淩蒙在將隨風舞柳劍訣融入化血魔刀時,就已經研究過,也摸索到了化血魔刀的最佳飛行軌跡,他這次受金鵬快劍的啟發,是想找出空氣中風流動的規律,然後在魔刀飛出的一刹那推算出最佳的飛行路線,這樣一來風的阻力小了,飛行自然會加速,而且禦使時也會更加省力,隻是試了兩個時晨,才發覺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為空氣中的風是流動的不假,但卻沒有任何規律,或者說以他之能,還發現不了風的規律,因為這已涉及到天地本源之秘,要參悟自然,領悟天地萬物奧秘,那是金丹期,甚至元神以上修為的大能們才能做到的,連築基修士都沒有資格。
不過淩蒙對於修練向來執著,手一招又將青色小劍取了出來,化血魔刀與神魂相連,雖然可以讓他感覺變得無比敏銳,但青色小劍卻是風屬性的上品法器,卻能夠讓他更清晰的感觸到風的存在。
將大量精神力注入青色小劍,隨著心念一動,青色小劍一閃便到了石壁前,而這時,輕嘯之聲才在修練室中響起,淩蒙早已知道,這是因為青色小劍的速度太快,超過了破空音爆之聲,是以才會劍先到,嘯後起,而青色小劍之所以比化血魔刀速度快得多,雖然是因為這柄上品法器的能量比化血魔刀大得多,但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青色小劍是風係法器,受風的阻力小得多。
淩蒙全力冥神,仔細通過青色小劍感觸空氣中風的情形,試了十幾次後,他發現雖然以青色小劍來觀察空氣中風的流動,確是比化血魔刀強一些,但卻仍沒有太大變化,隻覺每一絲風的流向、速度、大小等等都毫無規律可言。
眼見天已有些微黑,他收了青色小劍,終於心不甘情不願的放棄了這種研究,提前叫了晚飯,匆匆吃過,淩蒙開始按習慣修習練體九式,九式完成,離正常修練靈回訣還有一段時間,他不由又有些心癢,招出了青色小劍,再次淩空祭起,心中一動,將大量的精神力貫注到了劍中。
而這一次,他卻明顯感覺到了不同,因為劍的周圍隱隱約約多了無數道青蒙蒙的光帶,這些光帶有粗有細,有強有弱,有大有小,有亮有暗,有的筆直向前,有的盤旋向上,有的如龍蛇般扭曲亂鑽,有的如水波般緩緩流淌。
淩蒙不由大喜,他自然知道這些光帶就是流淌在空氣中的風,同時他也知道這種突然而來的穎悟感覺極為難得,稍錯即過,所以不敢掉以輕心,緩緩閉上了雙眼,靜息冥神,同時將精神力慢慢向小劍中注入。
漸漸的,空氣中流動的風越來越清晰,而且又多了數百道細小的風,在輕微的呼呼聲中,這些密麻麻的風竟像是有了生命一般,各具姿態,流動盤旋,飛舞不息,不過,也就在這時,他突然感到一陣急驟的風吼之聲自耳邊響起,緊接著小劍周圍風係靈氣大漲,狂風驟起,如同山呼海嘯一般,吹得空氣中的那些風四處亂飛。
淩蒙嚇了一跳,知道是自己貫注的精神力過多,激發了小劍本體的風係能量,不由連忙向回抽撤精神力,不過緊接著他就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些如同青色光帶般的風被雖然吹得向四外亂飛,甚至有不少已經散掉了,但隨著青色小劍上的風係能量逐漸減弱,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風居然又緩緩的重新凝聚成形,又恢複了原來的形狀,隻不過不在原來的方位了。
淩蒙屏息靜氣,心中的喜悅卻無法抑止,他知道這空氣中的風並不是沒有規律,而是太多太複雜了,如果不是自己突然靈智湧現,心神進入了某種境界,再加上有風係上品靈器,是根本無法觀察到這麼多種類的風。
竭力保持著心中的平靜,一個意念傳入了乾坤九子化魂爐中,隨著呼嘯的陰風,彌漫的鬼霧,第三魔靈瞬間化成了一團藍瑩瑩雲霧,裹住了他的身體,冉冉升起,徐徐飛上了客廳,然後開了石門,卷著他飛上了半空。
淩蒙知道,修練室四壁堅固,空氣穩定,如果隻在室內參悟風的規律,根本沒有多大意義,而這種狀態來之不易,如果妄自行動說不定就會失去了一次最佳的契機了,是以才喚出了第三魔靈。
殘月如鉤,黑霧如墨,勁烈的夜風在四周呼嘯而過,在第三魔靈的環護下,淩蒙飄浮在半空,雙目垂簾,凝神運息,稍稍調理氣息,隨即再次將精神力緩緩向青色小劍中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