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寨、柏鄉兩戰失利,讓梁軍畏晉如虎,這也是朱溫心痛的地方。他抱恙北巡,希望和晉拚一死戰,就是想讓梁軍重拾信心,再成如狼似虎的勇軍悍將。但這位梁帝,彼時已是病入膏肓,意鬱鬱,多噪忿,其部下功臣宿將動輒得咎,輕受責,重被誅,眾心恐懼,如履薄冰。
是年十一月初二,等不來與晉、趙交鋒,朱溫南還。
燕主劉守光任性稱帝,梁、晉並各地藩國即使參賀,也不過以藩國之禮致意,沒人臣服。劉守光甚覺無趣,集將吏謀攻易州、定州,希圖義武節度使王處直能來臣附,以此打開帝國真正的統治。幽州參軍、景城人馮道以利害箴之,守光怒,置之於獄,馮道尋人搭救得免,隨即亡奔晉國,張承業薦於晉王,以其為掌書記。
馮道少純厚,好學能文,為人刻苦勤儉,因一生仕於四朝(後唐、晉、漢、周)十帝,始終位列將相,任職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三師(太師、太傅、太保),政治氣節頗為曆史上道德文人所詬病,尤其代石敬塘出使契丹,劃幽雲十六州及稱兒皇帝,歐陽修不齒評其為“無廉恥者矣。”王夫之更斥其乃“惡浮於紂,禍列於蹠(盜蹠)”但他事親濟民,提攜賢良,貴而不驕,講究“事當務實”,在五代時期卻有“士無賢愚,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的聲望。
十一月下旬,劉守光親自將兵二萬入寇易、定二州,攻容城,義武節度使王處直告急太原,李存勖以蕃漢馬步總管周德威為帥,將兵三萬行圍韓救趙之計,直接攻燕,解救易、定二州。
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正月,周德威自代州東出飛狐,與趙將王德明、義武將領程岩會於易水,三鎮軍馬聚齊,即刻進攻燕之祁溝關,下之,圍涿州,燕涿州刺史薑行敢登陴固守,劉守光之弟劉守奇因劉守光囚父殺兄,逃亡契丹,後奔太原,這次受晉王之命從周德威佐之,與周德威一起引軍前進,師次涿州,見薑行敢據城固守,劉守奇門客劉去非向前呼曰:“河東小劉郎(劉守奇)來為父討賊,何豫汝事而堅守邪?”守奇向前免冑(脫頭盔)勞之(致意),行敢拜於城上,遂降。周德威嫉守奇之功,譖諸晉王(誣陷他於晉王),王召之,守奇疑晉主責難,與劉去非、燕進士趙鳳亡奔大梁,朱溫以奇為博州刺史。
劉去非、趙鳳均為幽州人氏,燕主劉守光籍(登錄)境內丁壯並紋麵為兵,雖士人不能免,趙鳳惡之,詐為僧侶奔晉,守奇挽為賓客。
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二月十八日,周德威兵圍幽州,劉守光無計可施,放下身段求救大梁,朱溫病體小愈,議禦駕親征擊鎮、定二州以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