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點人物
1990年10月,楊鈺瑩正式簽約新時代影音公司,成為中國第一代簽約歌手,音樂製作人陳珞成為她的導師。公司老總吳建邦信“命理”,對著一本《姓名與命運》的書研究了半天:“你改個名字吧,楊崗麗紅不了,叫‘楊鈺瑩’最好。”從此,“楊鈺瑩”三個字被越來越多的人寫在歌本上,她的照片被貼在窗戶上、夾在書本裏,直至大紅大紫。
楊鈺瑩簽約後不久,沈陽小夥毛寧也來廣州發展,同樣簽約新時代影音公司。毛寧比楊鈺瑩大兩歲,楊鈺瑩把他當哥哥,兩人親密無間。楊鈺瑩回憶說:“毛寧經常餓了就跑到我的住處,二話不說,拉開冰箱就找吃的。我也經常和他吵吵嘴、打打架,一起唱歌時也是你癢我一下,我撓你一下。”兩人在台上配合默契,被觀眾們稱為“金童玉女”,很多人以為他們在現實中也是一對情侶,其實不然。
“你可以沒有愛情,但一定要相信愛情”
楊鈺瑩的戀情開始於1994年,她到廈門演出,遇見了賴文峰。1996年底,她不顧母親反對,悄悄退出歌壇,“義無反顧地朝著自己喜歡的人奔去”。
人生際遇是很奇妙的事,一個人的出現、一個事件的發生都可能突然改變原本的生活軌跡。時至今日,仍有人感慨:如果當初楊鈺瑩沒有選擇離開,那麼今天的她又會是什麼樣子?可惜生活沒有彩排。
“那時候,我們都是20歲出頭的年紀,他比我還小一些,我們很認真,感情也非常好。”這是2002年楊鈺瑩電視訪談中第一次公開承認並披露那段戀情的細節。“我們經常一起去鄉下喝羊奶。一個騎三輪車的老大爺把羊奶擠出來,我們在爐子上把它煮一煮,加一點芝麻粉,很香的。我們也會一起走鄉下的小路,和村子裏的老人家打招呼。那是段很快樂的歲月。”2002年的楊鈺瑩已經31歲,但回憶起這些往事,她一直在笑,做出各種生動的表情和手勢,像個小女孩。
那段感情維持了3年多,楊鈺瑩說,“因為性格問題,大家非常友好地分開了”。隨後,1999年,廈門遠華特大走私案爆發,賴昌星、賴文峰叔侄涉案。盡管公安機關認定楊鈺瑩與案件無關,但這個轟動性的社會大案依然把她推向了深深的低穀。
2012年,楊鈺瑩再次提及那段風雨戀情。“我並不是一個多麼完美的人。現在看來,20多歲還是大孩子的年齡,價值觀還沒完全建立好。最致命的是,青春時期非常懵懂,沒有足夠的成熟度可以料到自己將會頭破血流。”此時,楊鈺瑩41歲,愛情留給她的已經不僅僅是美好的回憶,還有自省。
“這個時代更需要端莊大氣的薛寶釵”
2000年,經曆風雨後,楊鈺瑩第一次複出。但她失去了曾經的好運,沒有人留意她改了歌路,沒有人留意她的新單曲,人們更熱衷於關於她的各種傳聞。
這次複出,楊鈺瑩與姐姐楊晨麗掌管的深圳一家公司簽約,同年推出專輯《故事》,其中的同名歌曲《故事》唱道:“不懂愛,別在乎太多。”這既是她的內心獨白,也似乎在告訴所有人:你們並不了解我的愛情,請不要隨便猜疑了。
“做了10年閑雲野鶴,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
2002年之後,身心俱疲的楊鈺瑩再次選擇離開,開始了10年“隱居”。有人說在澳大利亞見過她,有人說在深圳見過她。采訪中,楊鈺瑩用“閑雲野鶴”來形容那段生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她把向往很久的地方都走了一遍,從歐洲、南美洲、大洋洲到東南亞。
她孤身一人,一邊旅行一邊參加各種短期學習班,在每一處停留的時間都不同,有的半個月,有的一個月,有的甚至更長。“喜歡一個人,會希望多待在他身邊,多感受真實的他。喜歡一座城市也一樣。”
楊鈺瑩在澳大利亞生活了一年。在她看來,那裏結合了歐洲與中國的氣質,現代又不失淳樸,可以稍稍緩解自己對家鄉的思念。在悉尼,她參加學習班,結交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聽著“南腔北調”的英語,不再為自己的口音感到尷尬。她會和一群朋友結伴去看煙花,或是穿幾十塊錢的T恤,和同學們牽著手在街上逛,走上幾個小時,球鞋都走破了好多雙。
有時,外國朋友好奇地問她:“為什麼你唱歌這麼好聽?”楊鈺瑩帶著小小的得意:“因為我是天才啊。”那一瞬間,仿佛穿越了時光,變成了很多年前的自己。
有時,走在異鄉的街頭,當地的華人會認出她,反而比國內的人們態度更友善。這讓她感覺溫暖而自在:“不認識的人,卻像老朋友。我很享受那一刻的小幸福。”
偶爾回國,楊鈺瑩就和定居在深圳的媽媽、姐姐一家住在一起,過著簡單的生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