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局林玉勝。
沈瑪側頭看向尼爾拓,見他搭在太師椅扶手上的右手緊握成拳,關節發白,可是臉上卻沒有任何表情,全身心地盯著擂台,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冷不防地,尼爾拓像是感應到A焦急的目光,突然轉過臉看向她。A怔了怔。尼爾拓隨即拋給她一個篤定的笑容,像是在安穩她的心,又像在告訴她,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
休息片刻後,兩人又站在擂台上。此時吳歌的臉色比剛才好很多,而這邊林玉稍勝一局,也不驕傲,沉著冷靜。
這第三局比的是兵法。尼爾拓對河伯說了幾句,河伯在台上大聲說出比試題目——身為左先鋒帶軍五萬該如何攻陷大明國的金陵城城池。
這個問題問得有水準不會脫離實際,也能看出將士的才幹,更重要的是讓尼爾拓從側麵了解尼爾曆揮的戰略部署,因為不了解尼爾曆揮狼子野心打得是什麼算盤的話,說不定尼爾拓連國都回不了了。為了要贏,林玉必將全力作答。沈瑪還真佩服尼爾拓的睿智。問題一出引得台下一陣議論。
河伯沒有理會台下此起彼伏的議論聲繼續說到:“以示公平,兩將士抽簽決定回答問題的先後次序,在前者作答時,後者要蒙上眼睛,堵上耳朵,以防作弊。”
抽簽的結果是吳歌在先,林玉其後。打仗的人都知道,除了沈瑪,她也是後來才知道當年金陵的城池防禦工事工程浩大,整個金陵城外圍城池分四個大門,內圍城牆有八個門,城牆牆高達8米,即是說攻進外圍城門還不算攻進了金陵城,還有第二道防線呢,可謂‘固若金湯’了,如果軍隊在攻進外圍城門後不快速攻入內圍城牆,沈瑪們的軍隊就會做困獸鬥,進不是,退不是。要攻破這種城池也許是個神話而已。
吳歌思索片刻說道:“集中兵力率先強攻一門,為右翼軍突破其他薄弱點爭取時間。”這種方式是殺生成仁的壯士之舉,可見吳歌對這問題的回答並不是很充分,讓大家覺得尼爾拓是公平的,即便是他舉薦的人也沒有預先知道問題。片刻,其他人也頻頻點頭,覺得要攻破這種城池絕對是要做出犧牲的,不少人也開始佩服吳歌的勇氣。
沈瑪有點好笑,這些軍人都特別淳樸,別人說什麼,他們都相信,看來隻要有一技傍身再加上靈活的腦瓜、伶俐的口齒就會在軍隊中混出點名堂來。不過有點奇怪,從沈瑪對尼爾拓的了解來看,事情似乎並非如此簡單,尼爾拓從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按他的話來講是沒把握的事做了也白做,那幹嘛還要做呢。他這種人天生就是屬於剝削階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