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麵宣傳(1 / 3)

這算是高宇出演的第一部純“偶像”電影了吧,沒有多麼高難度的演技需要,沒有《黑暗騎士》那樣的深刻的涵義,但是他麵對的,就是《暮光之城》的女書迷,隻要人物夠帥,畫麵夠美,書迷買賬,那麼一切都不是問題。

這一點上,全世界的女生都是一樣的,就像是亞洲的韓劇,《暮光之城》怕是要掀起整個歐美,甚至是全球的“愛德華”風暴了。

嚴格意義上來說,“暮色”畫麵再優美、剪輯再連貫、節奏再緊湊,但製作經費上的不足還是可以看出來。但是,影片的靈魂人物,愛德華和伊莎貝拉,在高宇和克裏斯汀·斯圖爾特的演繹之下,牢牢抓住了所有人的心,這就足夠了。

當諾基亞劇院的燈光再次亮起來的時候,全場觀眾起立鼓掌,還伴隨著持續不斷的尖叫聲。其間,呼喚愛德華的聲音最為強大,可見,在吸引票房、吸引觀眾上,男演員還是有著先天的優勢。說不上男女不平等,隻是一貫以來,男演員總是容易吸引票房,也更容易有觀眾緣,不管是對男觀眾還是女觀眾。

雖然“暮色”是以伊莎貝拉為視角講述的,但最後贏得至高人氣的,卻是愛德華這個角色,包括從第二部開始小狼人雅各布的角色。伊莎貝拉會成為所有女性最為羨慕的角色,但在比拚人氣上,還是遜於愛德華一籌。

不管如何,這些都是細致末梢的事情。但“暮色”的首映是無比成功的,這毋庸置疑。

好萊塢,全世界最出名的造夢工廠,每天都上演這“苦盡甘來”的甜蜜,或者“功成名就”的神話;無論是大紅大紫的明星,還是票房火爆的電影,在好萊塢的這個舞台上,他們總是集聚了全球的閃光燈。這也是為什麼眾多藝人都希望可以站在好萊塢舞台上的原因。

今天,高宇也嚐試做出了這番挑戰。而先前,高宇就憑借著《黑暗騎士》這部電影,以令所有人瞠目結舌的票房成績,讓世人見識到他精湛的演技意外,更是續寫著好萊塢永不過時的“一夜成名”童話。

值得一提的是,《黑暗騎士》的全球票房成績已經是出來了。雖然最終沒有如媒體期望的那樣,打破《泰坦尼克號》票房神話。但還是在所有膛目結舌中,打破了一係列的票房記錄。北美收割了5.330億,全球票房10.019億,成為了繼《泰坦尼克號》全球第二賣座電影。

現在,高宇再次以“偶像”的身份,再次掀起風暴,書寫票房奇跡,展示其強大的號召力。

兩年前,根據青少年暢銷魔幻小說改編的“龍騎士”初試啼聲,卻慘敗而歸。這一次,前後一百五十多個星期榮登“紐約時報”最暢銷書排行榜的小說“暮光之城”,美國青少年——特別是女生幾乎人手一本,人人都以讀過“暮光之城”為榮,與前幾年“哈利?波特”風頭正勁是如出一轍。根據“暮光之城”係列小說改編成的電影“暮色”,評論家有權利相信,它要取得票房上的成功是十分不容易的,正如兩年前的“龍騎士”一般。

但是,“暮色”成功了。這一次,似乎連上天都在為高宇造勢,為“暮色”造勢,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暮色”,沒有任何疑問地成功了。

原本“暮色”是預定在12月12日上映的,因為11月21日上映的電影有《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這個巨鱷,但沒有想到,今年夏天《黑暗騎士》的大賣,華納兄弟就開始未雨綢繆,明年暑假自家公司沒有可以撐場的大片,失敗的話就顏麵無光了。

為了撐場麵,華納兄弟做出了一個讓全球哈迷唾棄的決策:把《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挪到明年七月,這樣就可以保證2009年暑期檔的火爆收成。這個消息一出,除了華納兄弟被口水淹沒之外,11月電影的排期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暮色”就是其中之一,把首映時間提前三周,排到了《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曾經的時間11月21日上。

當然,換怎樣和高宇一點關係都沒有,雖然自己也算是憑著人家的電影火了的,但是現在高宇也可以很“狂傲”的說一句,沒有自己這個“小醜”,能不能有這麼好的票房還難說呢。更可況頂峰還算是是自己的公司。

這個周末沒有別的大片上映,參與競爭的隻有迪士尼的動畫片《閃電狗》,還有於11月14日上映的《007:量子危機》,但這三者的觀眾群重疊度十分小,所以幾乎不會對對方造成威脅。最重要的是,《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的退出,今年的感恩節和聖誕檔就隻剩下“暮色”作為魔幻類影片一枝獨秀。要知道,北美電影市場的冬季檔,早已經離不開魔幻電影了。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的退出,造成電影檔期的巨大變化,此為天時。

如果《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還是按計劃播出,那麼三周之後上映的“暮色”,必然會麵臨到《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依舊火爆的人氣,不但觀眾人次會大打折扣,而且上映的電影院數量也會受到排擠,那就是最壞的情況了。

可如今,“暮色”最後確定上映的電影院達到了3419家,要知道,上映的電影院數量越多,就標示著電影獲得高票房的可能性越大。這樣超大的播映範圍保證了,無論是在大城市還是在小城鎮,都可以在21日起同步觀看到“暮色”,這對於觀眾、對於劇組來說,都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播放電影院數量的大幅度增加,此為地利。

如今,高大威武、英俊陽光的白馬王子已經過時,陰鬱冷漠、消瘦迷人的文藝青年也已經不再流行,以現在少女們的眼光看來,冷峻高挑、充滿謎樣魅力、帶著致命誘惑的男人,邪惡時如同毒藥、溫柔時如同陽光的男人,才最符合她們的幻想——這就正是吸血鬼。所以,《暮光之城》火了,滿足了所有女性的幻想,而這些忠誠的書迷,都源源不斷地轉化成為了“暮色”電影的忠實影迷。

在這之中,高宇飾演的愛德華完美呈現了所有女性的幻想,就連斯蒂芬妮·梅爾這個原創者都認可的魅力,自然更加凸顯了“暮色”電影的吸引力——這可是真的,不再是書中筆墨描寫的死物。

除此之外,從去年年底開始,大部分時間被男性影片占據的好萊塢熒幕出現了不小的變化:以女性觀眾為首要考慮對象的《魔法奇緣》、《朱諾》大放異彩,《27宜嫁》、《媽媽咪呀》、《歌舞青春3》的火爆,還有《欲望都市》電影版也創造了愛情喜劇的首映記錄。由此可見,女性觀眾已經在電影市場之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好萊塢最愛的固定觀眾群,對本片來說就是那些對電影版引頸以待的原著讀者。無數女性都幻想著盡快看到她們鍾愛的故事在大銀幕上呈現,因此她們必定會在第一時間湧入電影院;而女生們爭強好勝的天性也在這裏被好萊塢占到了便宜——誰願意是那個在星期一早上回到教室,卻發現自己是惟一一個還沒有看過“暮色”的失敗者呢?

——書好、人出色、女性觀眾勢力強大,此為人和。

除此之外,頂峰娛樂在宣傳策略上也很有一套,在預告片和電視廣告上,都主打著動作場麵,這讓所有男性們會誤以為“暮色”是一部吸血鬼動作片,從而進入電影院。另外,頂峰娛樂還努力把“暮色”推廣為一部“適合情侶觀看的約會電影”,這也讓“暮色”上映的時候,有不少女性拉著男朋友一起進入了電影院,為票房增色不少。

總而言之,天時、地利、人和之下,“暮色”創造出了讓所有評論家下巴脫臼的巨大成功。

11月21日,周五,全美公開首映,上映當日,零時首映收入就高達七百萬美元,在這個數據上,“007:量子危機”才二百六十萬。周五當日“暮色”票房高達三千七百萬美元:“暮色”拍攝的成本正是三千七百萬美元,電影播放第一天就收回成本,足以令所有人瞠目結舌了。這個成績在非暑期檔影片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其中,女性觀眾的比例超過了80%,其中二十五歲以下的觀眾更是占據了58%,可見“暮色”在美國青少年女生之中的強大影響力,也讓好萊塢見識到了女性強大的消費能力。

周五過後,迎來了票房大漲的最好時機:周末。

周末一向是電影票房競爭最為激烈的時刻,雖然《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走了,但除去《閃電狗》和《007》之外,這周北美票房的競爭也依舊強勁。上映才不過第三周的《馬達加斯加2》士氣還在、上個月上映的《歌舞青春3》餘勢未消、奧斯卡熱門影片《換子疑雲》、《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也才放映不久。可以說,這個周末是票房大漲的最好時機,但也是“暮色”成色經受檢驗的第一個考驗。

而事實是,“暮色”經受住了考驗,經曆了首映的瘋狂之後,“暮色”的熱潮並沒有消散,周六周日兩天,勁收五千五百萬美元的票房,首映首周,“暮色”就創造了九千兩百萬美元的票房,強勢往破億的趨勢發展。這個成績,幾乎跌碎了所有好萊塢業內人士的眼鏡,真的是太可怕了。

九千兩百萬美元的首映成績,排在電影史上十一月份曆代首映成績的第四位,僅次於《哈利·波特》的三部係列,將《超人總動員》、《007:量子危機》等電影都擠到了後麵。而這個成績,還排在了2008年首映票房的第四位,僅次於《蝙蝠俠2黑暗騎士》、《奪寶奇兵》和《鋼鐵俠》。

當然,沒有任何疑問,“暮色”的成績高居電影史上吸血鬼電影曆代首映成績的第一位。此外,“暮色”周五首日的票房在電影史曆代首映日的排名中位列第十四位,甚至超越了《鋼鐵俠》——要知道《鋼鐵俠》首周票房可是破億的,“暮色”也成為了2008年首日票房第二高的電影,僅次於《蝙蝠俠2黑暗騎士》。

高宇主演的兩部電影,都取的這樣的成績,不得不說,算得上是一種默契了。

此時,“暮色”的成功已經不需要贅述了,那實打實的票房成績,就足以讓所有業內人士目瞪口呆了。

......

“暮色”上映之後的首周,不要說同日上映的《閃電狗》了,上周上映的《007:量子危機》立刻被周末票房榜冠軍上拉了下來,並且被狠狠地甩在了後麵。來勢洶洶的詹姆士·邦德在冠軍寶座上才呆了一周,椅子都還沒有坐熱,就被“暮色”這匹油光發亮的黑馬扯下了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