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祭雨節(1 / 3)

太陽又一次懶洋洋地翻過泰克吾斯山,沉到地平線底下去了,像往常一樣,魯爾村的人們勞累了一整天拖著疲憊的身子,從山腳下那一大塊黑灰色的土地上各自回家去了。

繞過山坳,在山坡的緩麵,有一座黑杉林木築成的尖頂小屋。這地區的人們生性樸實,又勤勞善學,所以,人人都有幾門好手藝。這座尖頂小屋恐怕就是屋子的主人自己著落的吧。小屋的四牆都是由杉木對劈成半,然後加橫杆釘而成的,就象木閥子一樣,為了使四壁堅固主人又在屋底連了十六根術子,一直紮到泥土深處,另外,讓相連的兩牆交叉連接,就象交叉的十指一樣,這樣屋子的四角就很有些精致的味道了。屋頂象通常的一樣,築成了尖頂,因為山腳下雨水還是很豐富的,若不築成尖頂,恐怕很快雨水就會把屋子壓塌。在尖頂旁立著個小閣樓,矮矮地看來成人隻能彎著腰進去。在閣樓的後麵側立著一根短短的煙囪,由於雨水比較多,煙囪口也象蓋房子似的加了個尖頂,這樣雨水就漏不進去了。這麼好的地方,引得兩隻灰喜鵲急急地在煙囪口做了個窩,真是個安樂窩。可煙囪口不時冒出的煙又弄得兩個小家夥一驚一乍的,不過,幾個月後,他們倆也就習以為常了,可灰喜鵲已經被熏成黑喜鵲了。

回家的人群來到了這座屋子的園兒外,其中一位婦女,一拐便進了園子,順手把鋤頭靠在了牆上,又從挎籃裏摸出一把熟銅鑰匙,打開了門上那把黃澄澄的大鎖,她就是屋子的主人。

園兒外的幾個女子喊著:“茜拉,別忘了晚上過來幫忙!”茜拉回頭大聲說著:“放心吧,忘不了!”聲音極盡悅耳,顯然不同於一般的鄉下婦女,看來,茜拉還是一個唱歌的好手。

推門,走進屋裏。屋裏的擺設十分普通,兩張木床一大一小,一個爐台,是石頭砌得,這和屋內的木製結構稍有些不同。但不影響整體的和諧,一張長木桌擺在中央,旁邊是兩條長凳,手工比較粗糙,一眼就能看出非成人加工,此外,幾個木櫃,木箱放其它角落裏,剩下的便是一些鄉村日常所用的小雜物品。

地處山腳,總的來說魯爾村還是屬於山間小村,但周圍的一片土地,使得人們的生活有了保障,自然人們對土地就有了深厚的眷戀。然而,若要年年有個好收成,充足的雨水是必不可少的,雖然,地處山腳,緊靠泰克吾斯的山脊,鋒麵雨的形成並不困難,但這總是要受到季節的影響,於是在某一季節裏雨水猛增,便成了災難,俗言說:“過猶不及,”就是這個道理。不知在什麼時候,村裏來了幾個芸遊僧侶,好心地為村裏施了法,結果雨水就變得均勻了,並且僧侶們還把祭雨的法術傳給了村裏悟性比較高的人,以便在他們走後,村人們能自立更生。就這樣祭雨術流傳了下來,並且一代又一代,傳至今日竟成了一個盛大的節日,人們稱之為“祭雨節”。

既然是節日,準備工作就免不了,零零碎碎許多東西都需要,茜拉有一手好針線活,所以,每到這個時候總少不了要去幫幫忙。

急匆匆地腳步聲,人未至聲先到:“媽媽,我回來了,”“乒”得一聲,門開了,風風火火衝進一位少年,哦,是個女孩子。

因為,頭上辮著根又長又粗的烏亮亮的辮子,臉廓和眼眉也是秀美的少女型,隻是連佩上一身的打扮,再加上說話的語氣和行事方式,總給人一種男孩子的氣息。

“哎喲!你這個死丫頭。老是這麼冒冒失失,一點兒也沒有女孩子的樣子。”茜拉母親顯然為這樣男孩子氣的女兒,而感到十分頭痛。

女孩伸了伸舌頭,做了個鬼臉,表示已接受了批評,但改不改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餓了吧?鍋裏有熱的餡餅,是隔壁的大嫂烙的,趁熱吃了吧!”

“喔!餡餅!太棒了!”女孩掀起鍋蓋,如男孩般地狼吞虎咽。母親在一旁看著,隻是充滿愛憐地笑。

“對了,菲兒。一會兒,媽要去村家幫忙,“祭雨節”的事兒,可能要晚些回來,你就自己先睡吧,可別再出去瞎逛了。”

“嗯…”菲兒隻是含含糊糊地答應著,天知道她會不會照做呢。

這時候,門口傳來了叫聲“茜拉,走啦,去幫忙幹活”。“哎,這就來。”急急忙忙放下手中活,塔塔地便跑了出去,臨走還不忘囑咐女兒“記住我的話,別亂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