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光速模塊(1 / 2)

這情況直到2010年10月的某天,易美元逛論壇時發現有個叫“光速互動模塊”的。介紹說:“光速互動[gshdserver]是完全自主開發的一套web係統的解決方案。適用於開發各種高效web應用軟件”。光看介紹就覺得很牛逼,模塊支持tcp同時也支持http,作者id叫“塵土飛揚”。

那是易美元第一次發現原來在核心庫的客戶/服務組件以外還有其他的網絡傳輸組件的,光速模塊demo就是一個很簡易論壇程序,調試運行後第一感覺就是快,然後就是感覺很神奇,很專業。

打開壓縮包,裏麵有光速服務模塊和光速功能模塊、光速功能源碼及光速論壇源碼和模塊使用說明。

解壓到桌麵後,打開了文件夾,打開光速論壇源碼,點擊調試運行,彈出一個服務端窗口,點擊啟動服務,直接打開ie瀏覽器跳轉到“http://127.0.0.1;5858”,顯示的是一個簡易的dz論壇,裏麵有些測試的帖子,而長相居然比官方論壇還要醜,可以說看一眼3天都不想寫代碼了。

易美元果斷關閉了瀏覽器的頁麵,順手打開了開源包裏麵的例子源碼,裏麵包含了很多高科技含量的代碼,整體項目是模塊化開發,功能強大還可以最大兼容。

其中模塊提供了http類和tcp類服務,像什麼企業站點,淘寶店啥的都不在話下,更厲害的是tcp類,隻要技術過關,寫個聊天室軟件,進銷存軟件,甚至連qq都能仿製一個出來。

隨便看看文檔說明,易美元就被光速模塊作者技術功底深深震撼了。在文檔的最後有模塊作者留下的信息,果斷的加入了光速模塊的技術交流群。

初次加入,隻見群裏麵的大牛們聊得正high,絲毫沒有沒有注意到易美元的加入。他也樂的潛水,看著大牛們用著高深的專業術語相互交流著,他竟然完全看不懂大牛們到底在聊些什麼,大牛敲出來的命令和他用的命令居然都不是一個類型的。

一般菜鳥寫代碼習慣是編輯框1.內容=“”,編輯框2.內容=“”,編輯框3.內容=“”,而大牛是這樣寫的連續賦值(“”,編輯框1.內容,編輯框2.內容,編輯框3.內容)。

就這樣在群裏潛伏了幾星期,一直默默的看著大牛在對聊,然後他偷偷的去百度查那些專業術語的意思,而大牛聊得最多無疑就是“多線程”“許可證”“自定義類型”“程序架構”“cookies”同時還有什麼“哈希表”“數組遍曆”啥的,總之每次都是看的雲裏霧裏的。

由於群裏的大牛手上總有一些高端項目,因此他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題,這個群裏完全被他們的話題所霸占了。這情況一直等到易美元進群一個月後,群主突然更新了之前發的光速模塊,接著又加入了一批新人進來後才有所改善。

隨著新模塊版本的升級,很多命令和以前的不再兼容,而且群主增加了不少新的命令進去,進一步拓展模塊的功能,並且一並修複之前的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