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稱
十二歲那年,我隨鄰居王阿姨來到韓朝讀書。
我就讀的學校在以前是所女校,但由於南北戰爭的緣故不得不開始接收男生。
對於男同學來說,在女校就讀本應該是件很開心的事,因為在那裏你會有一種全世界男的都死光了的錯覺。
但在十年戰爭後,在全國男性基本死光的韓朝,就讀女校的男同學的存在就像我老家歌手刀郎唱的那樣——這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據統計,戰爭結束後,每九個韓朝人中就有八個是女的。由於男女比例極大失衡,男校紛紛倒閉,為此政府決定廢除單性別學校,並將少數男孩子投入到無數的女孩子中,以追求真正的兩性平等。
但即便如此,女校遺留的百合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而男性的社會地位也逐漸積弱……
為了盡快恢複人口,讓男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讓女權主義者停止鄙視和迫害男同胞,韓朝政府出台了後來令全宇宙震驚的《大韓朝國家學生教育法》——以下簡稱《大生育法》。
這部奇葩得一言難盡的法律,一經頒布立刻就引起了女性同胞的極大不滿,一些碩果僅存的男議員對此也表示反對,但女總統和占絕大多數女性內閣成員竟然一律表示支持。
法案通過的那天,女總統在公開發表的電視講話中說到——
“你們也許不能理解我的決定,但曆史能!”
說實在的,曆史會不會理解她,當時的我並不關心。
但很快我就嚐到了不關心的後果——
我因為長得太猥瑣被迫離開了學校。
臥槽!坑爹呢這是!摔碗!!!
但是摔完碗後日子還是得過。
退學後,為了幫我找新學校,王阿姨四處奔走,最後在她一個朋友的幫助下,我進入了“泡菜二中”就讀。
泡菜二中是一所很“優秀”的學校,在新聞報紙上經常能看到它的身影,非常的有名。
因為二中的百合率很低,基本上隻要是在泡菜二中畢業的,都能夠抬頭挺胸地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下一代的誕生而奮鬥。”,所以它經常被教育部門拿來當作典型。
對於二中的優秀,有些一中的人是很不服的,在他們看來,泡菜二中根本就不能和美女如雲的泡菜一中相提並論,真正應該被人拿來當作典型的,應該是他們一中才對。
對此,泡菜二中的教導主任笑著回應說:一中如果想當典型的話也不是不行,但前提條件是,它們所有的學生得先去做毀容手術才可以。
是的,泡菜二中所招收的人都是因為整容失敗或者天生缺陷的孩子,有這個這個\"先天優勢\"在,一中在博取關注方麵,就注定不是二中的對手。
和一中那些一出生就去整容的孩子比起來,二中的人長得,額,長得非常有特色!
我初一的同桌就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女孩。她以前的興趣是隆胸,隆了好幾次,越隆越大,大到後來竟然連走路都有問題,最後她被迫坐上輪椅,然後轉學到了特殊教育學校。但沒過多久,特殊教育學校發現她的殘疾證有問題就把她勸退了,她隻好來到泡菜二中。
如果沒有二中,我和她都將因此被迫輟學。
我們因此同病相憐,但也僅此而已,後來升上初二,我遇到了我那慘不忍睹的新的女同桌後,我才終於明白她的好來……
總之,這所專收整容失敗或者天生缺陷學生的學校,是我那時,這時,甚至未來時,唯一可以選擇的選擇。
我雖然很不喜歡這裏,但離開這裏我又能去哪裏?
《大生育法》下的我,就這樣過著我不喜歡過的日子。
日複一日,我以為我會這樣一直單調地過下去直至畢業,但我與我那慘不忍睹的女同桌的相遇卻改變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