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從喜好走入內心世界
可能有人會對你做假表情、說假話、做假動作,但是沒有人會特意向你表現一個假喜好。因為人喜好某事物時是完全發自內心的,是防範心理最弱的時候。與他人走得有多近,往往取決於對他人喜好的了解深度。所以走入他人的喜好,就走入了他人的內心世界。
寵物寄托著主人的個性與情懷
寵物無論是在我們小的時候還是老的時候都是很好的玩伴與夥伴。小的時候,我們會像一個成年人那樣嗬護自己的寵物;長大後,由於工作繁忙,我們隻能看小朋友為了爭奪寵物而又哭又鬧;到了退休的年齡,又像孩提時那樣照顧自己的寵物。養寵物是一種休閑方式,喜好不同,寵物自然相差懸殊,但是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寵物寄托了主人的個性與某些情懷,正因由此,我們可以從寵物的身上看到其主人的特性。
喜愛養鳥的人。這類人的性格細膩,但是心胸卻稍狹隘,他們會非常精心地利用屬於自己的空間。不喜歡煩瑣的人際關係,交際能力差,性格孤僻。養鳥使他們自娛自樂,幫助他們打發多餘的時間和寂寞,鳥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喜愛貴族狗的人。他們的家境必然殷實,且事業一帆風順,但是大多具有歇斯底裏的性格,且表現欲較強。
喜愛養魚的人。有生活情趣,是個充滿自信的樂天派,對事業和生活沒有過高的奢求,隻想平平安安度過每一天。有人說他們胸無大誌,但一生快樂卻也令人羨慕。
喜愛牧羊犬的人。他們的虛榮心較重,有喜歡炫耀自己與眾不同的傾向。
喜愛養貓的人。崇尚獨立自主,討厭隨便附和,直來直去,從來不委曲求全,言不由衷。他們內向,喜歡寧靜和恬淡,抑製感情流露,很少有人能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嚴於律己,不喜歡隨隨便便,讓人感覺不到熱情和活力,有時難免矯揉造作,所以人緣通常很糟糕。
喜愛獅子狗的人。性情活潑好動,像個大孩子。
喜愛收留流浪狗的人。富有同情心,而且小時候有過被歧視虐待的經曆。
喜愛養外形醜陋的狗的人。大多對自己的容貌缺乏信心。
喜愛養大型狗的人。虛榮心較強。
喜愛東洋犬,絕不飼養其他品種的狗的人。大多屬於獨斷專行,凡事好猜忌的類型。
喜愛養狗的人。總的來說他們都是隨和溫順的,顯得很親切,但他們好隨波逐流,總是順著他人的想法去做事。他們外向,不喜歡寂寞孤獨,整天嘻嘻哈哈,與左鄰右舍關係融洽;交際能力出眾,爽快開朗,人情味濃,胸無城府,坦蕩直接,真實想法會立即從臉上或行為舉止當中顯現出來。
從喜好相處的人群中看性情
在人際交往過程當中,可以發現有些人本能地向某些特定的人堆裏鑽,這是為什麼呢?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聞名世界的精神醫生。他從心理學的角度對人際交往進行了細致的研究,總結出著名的十類“相處傾向”。也就是說,某些人喜好往某些特定的人堆裏鑽是由他的性情所主導的。
將相處的人分為工作與生活兩部分的人。工作時有工作的夥伴,玩樂時又有另外一群好朋友;可以將生活安排得有條不紊,黑白分明,方方麵麵都很出色。
喜好和孩子或身份較自己低的人相處的人。渴望權力和受人尊敬,哪怕實現一小會兒也行,至於有無領袖才幹他們往往不加考慮。
喜好和長輩相處的人。缺乏安全感,不自信,所以極易把長輩或地位高於自己的人當成靠山。不過長輩一不在眼前,他們馬上會變得趾高氣揚和神氣活現。這類人有權力主義傾向。
喜好與同性相處的人。他們相對地比較保守,尊重傳統,缺乏衝勁,但卻很穩重。很難有知心朋友的人,沒有安全感,對他人也缺乏信任。由於性格內向,不善於交際和言談,更會在異性麵前顯得慌亂和無措,所以非常不喜歡與異性相處,但他們會將喜愛異性的天性隱藏。
喜好與異性相處的人。他們心胸較為狹隘,容不得其他的同性與異性在一起。這是一種嫉妒心理,但本人並不知曉,外人也很難察覺。以自我為中心,喜歡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注意,能夠珍惜親密的友誼關係。喜歡與異性交往是因為討厭競爭,更害怕同性之間的競爭。
喜好與有工作關係的人為友的人。視工作為人生第一要義,追名逐利,是個典型的功利主義者。
相處的人並不固定的人。他們交友是屬於比較平淡的,他們喜歡無牽無掛,追求獨立自主,既不喜歡依賴別人,也不喜歡讓別人依賴他們。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去詮釋獨立的意義。
從喜好的音樂上看性情
在遠古時代,音樂就已經成為了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娛樂活動,這從考古發現的骨笛等原始樂器中就可以得到證實。現今,樂器和音樂的種類更是多姿多彩、五花八門,很多人和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有的把音樂當成知己,把自己最深的感觸向音樂傾訴;有的人把音樂當成畢生的理想來追求,堅持不懈;也有的人把音樂當成導師,借用音樂的震撼來激發自己的活力和動力。不同的人也會喜好不同的音樂,從這些對音樂的喜好中可以看到他人的性情。
喜好輕音樂或以單一樂器伴奏的獨唱歌曲的人。這樣的人隻要一受傷,無論外表看得到看不到,都需要很久一段時間才能複原。這種人傷心時,第一個反應就是什麼都懶得說,所以隻要你看到他一個人在那悶悶的,望著遠方時,掛著一行清淚,別懷疑,關上門,給他一個自處的空間吧!
喜好古典音樂的人。理性較強,比較自省,能夠用理智約束情感;從音樂中汲取相當多的人生感悟,結果常常形單影隻,因為很少有人能與他們的思想和感情產生共鳴。他們是遇到不爽的事情時,臉色馬上就會沉下來的人,悶悶的什麼話都不說,就隻會擺一張生氣的長臉,對付這種人的方法,就是不用理他,他的情緒隻有他自己可以排解,一般情況都是他用自己的理智將情緒化解。
喜好交響樂的人。他們信心十足,躊躇滿誌,凡事隻想積極的一麵,所以能夠迅速和他人打成一片,但對別人盲目相信往往導致吃虧和受損失;喜歡顯露自我,處處顯示自己的不平凡,希望上流社會能有自己一席之地,有不務實的缺點。
喜好鄉村音樂的人。成熟老練,輕易不會做出令自己後悔或有損利益的事情。他們細心而又敏感,喜歡關注社會問題,能夠與遭受欺淩的弱小同呼吸。他們追求安靜和怡然,不喜歡大城市的紛繁與喧鬧,喜歡過一種完全由大自然控製的田園生活,並為此不遺餘力。
喜好搖滾樂的人。這類人比一般人要害怕孤獨,難以忍受寂寞,喜動不喜靜,愛好體育運動,憤世嫉俗。對社會有不滿情緒,經常把持不住自己,有時候會出現不愉快的事情,但他們並不在意。非常喜歡到處張揚,能引人注目,但不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夠將愛好作為強有力的指導、借用搖滾巨星的光環使自己在世俗當中趨向平靜,找到心靈上的慰藉;喜歡團體,將音樂作為滿足各種欲望的工具。
喜好進行曲的人。墨守成規,不求變遷,滿足現狀,力求完美,對自己要求甚高,不允許所做的事出現半點差錯,而現實中的不完美常常使他們動搖、失望甚至遍體鱗傷。
喜好流行音樂的人。屬於平凡的隨波逐流類型,在戀愛和人際交往過程當中,遠離複雜的思慮,家人或愛人會為他們解決人生中諸多的問題,他們隨時準備被感情俘虜。深層次的自省和強烈的感情是最不能忍受的,力圖通過聽音樂保持輕鬆和自在。
喜好聽淒美歌曲的人。多愁善感,心地善良,體恤他人,偉大者可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歌曲如他們生命曆程中的燈塔,指引他們前進的方向,他們人生中的大起大落,音樂常常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喜好打擊樂的人。耿直爽快,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並精心設計自己的未來。為人處世以和為貴,不挑剔,同時也喜歡談笑風生,具有很強的社交能力,能夠得到大多數人的歡迎。
愛好爵士樂的人。性格當中感性成分占的比例較大,很多事情都是憑一時頭腦發熱而去涉及,往往脫離客觀實際。不喜歡受到約束,我行我素,總是有一些荒唐的幻想。追求新奇,討厭一成不變,五光十色的夜生活常常令他們流連忘返。生活與理想相差太遠,常常會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與難以化解的矛盾。
喜好歌劇的人。思想傳統保守,容易情緒化,易出現偏激行為。他們清楚自己的這個弱點,所以總是極力控製自己,避免不愉快產生。有很強的責任感,對自己的一舉一動認真負責,力求以一個完美的形象出現在大眾麵前,處處要求盡善盡美。
喜好大型樂隊演奏的曲目的人。這樣的人基本上很需要別人的安慰,可是在他們的道德觀中,認為用悲傷的情緒去幹擾別人,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但是,偏偏他又是很需要,怎麼辦呢?所以他就會在大家麵前裝得很受傷的樣子,讓人總覺得他是在自怨自哀。
從喜好的舞蹈上透露出的個性
人類有很多身體語言,如果將他們綜合起來的話,就稱之為舞蹈。舞蹈這種語言是全球通行的。舞蹈是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手舞足蹈講的就是人高興時的形態。跳舞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溝通方式,它超越了所有的文化,是社會化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舞蹈就像語言一樣,不斷演進,同時反映出社會的價值和曆史變遷。一個人跳舞的方式和喜愛的舞蹈,比說話更能透露出一個人的個性,這好比人可以用嘴撒一個謊,但是用跳舞來撒謊卻是難上加難。所以很有必要從他人對舞蹈的喜好中去了解一個人,因為這種對他人的了解方式是很準的,是能夠將人看得很透徹的。
喜好跳踢踏舞的人。喜歡跳踢踏舞的人,多精力充沛,表現欲望強烈,希望能夠引起他人的注意。在遭遇挫折和磨難的時候,他們能夠堅持下來,從而渡過難關。他們的時間觀念比較強,時間對他們來說是寶貴的,不會輕易地浪費。而且他們的應變能力比較突出,在麵對任何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時,都能夠保持沉著冷靜,認真地思考應對的策略,懂得如何進退以保全自己。
喜好爵士舞的人。這種人多具有較強的隨機應變的能力。他們在為人處世方麵不拘小節,隻要能說得過去就可以了,而且多具有一定的幽默感,這種幽默並不是故意表現出來的,而是一種機靈和智慧的流露,他們很喜歡和很多人在一起,但在一個人的時候也能夠尋找和創造樂趣。
喜好芭蕾舞的人。喜好芭蕾舞的人,一般多有很強的耐心,能夠以最大限度的忍耐性把一件事情完成。同時他們也很遵守紀律,具有一定的組織性,他們有一定的追求和理想,常會為自己設定下一些目標,然後努力地去完成它們。除此以外,他們的創造性也是很突出的,常會有一些與傳統背道而馳的驚人之作。
喜好華爾茲的人。華爾茲是一種相當優雅、平衡感十足的舞蹈,喜歡這種舞蹈的人,多是十分沉著穩重,為人比較親切、隨和,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和閱曆的人。他們精通各種禮儀,深諳人與人之間十分微妙的關係。所以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等方麵,經過時間的磨練和自我的要求,他們總會表現得十分得體,恰到好處,在無形之中流露出一種成熟而又高貴的氣質和魅力。
喜好探戈的人。喜好探戈的人大都是不甘於平庸的,他們總是追求生活的豐富多彩,最好還要帶有一些神秘性。他們很重視一個人的才華和素養,在他們認為,這可能是比其他任何東西都重要的。
喜好拉丁舞的人。拉丁舞包括恰恰、馬林巴、親波薩舞等等,喜愛這些舞蹈的人,多是精力充沛而又魅力十足的,他們有很強的自我表現欲望,希望能夠吸引別人,隨時釋放自己的熱情。
喜好交際舞的人。這種人多樂意與人交往,對人與人之間的那種相對頻繁和友好的互助關係更是情有獨鍾。他們在為人處世方麵多是比較謹慎和小心的,而且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創新能力。
喜好的收藏品表述著性格
不少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收藏的嗜好,這些收藏的對象,也就是收藏品往往是其主人所喜好的對象,當然有些人的目的會不同。有人喜歡收集收藏品,為的是等待若幹時日後升值;有的人收集收藏品是為了提高個人修養,陶冶情操;有的人收集收藏品為的是向別人炫耀,以顯示其高雅脫俗,不同凡響;也有的人收集收藏品是為了懷念過去……收藏品五花八門,收藏者的性格也就各具特色。心理學家注意到了這一點,經過研究發現不同的人會對收藏表現不一。
將收藏視為一種習慣與愛好的人。這種人追求生活的高層次享受,他不但要求溫飽、穩定、家庭和睦、事業成功,而且要有豐富充實的休閑生活,以在緊張的學習、工作之餘,消除疲勞,潛移默化地增長知識,得到美的享受。一般來說,收藏是根據各人愛好,將某一類物品(或某一專題的物品)精心組織、收集,並妥善保管、儲藏,以為自娛或供人觀賞、研究等的一種很有益處的文化娛樂活動。愛好收藏的人希望通過對某一類感興趣物品的收集、保藏、鑒賞、研究、玩味、展示等方式,豐富休閑文化生活,得到美的體驗,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加強感情交流,廣交朋友。
將收藏視為熱衷追求的目標的人。過於對收藏熱衷,甚至犧牲很多去追求其收藏品的人,他的這種行為往往是對現實的一種逃避。一般人的精力都會分配在工作、家庭、生活上,但是在工作與家庭中,一旦產生了無法滿足的欲望時,精力就會轉移到業餘生活上,尤其是某種興趣愛好上。例如,在一些單位,有的人在工作上並無特殊業績,但在興趣上,卻頗有名望。他們一旦提到自己的興趣,便滔滔不絕;話題一轉到工作或家庭上,就緘口不言了。由此可以判斷,這種人因某種原因將本應投注在工作或家庭上的精力,未能充分投入。為了填補心靈的空虛,便把所有精力投注在興趣上。其原因可能是對工作單位或上司不滿,也可能對自己的學曆感到自卑;或者夫妻間生活不協調以及沒有兒女等原因。如果一個人非常熱衷於某項興趣時,就屬於一種逃避現實的行為。換言之,在這種情形下,工作和家庭都不是自己的世界,惟有興趣才是滿足自己欲望的惟一出路。他們甚至有些“狂熱症”。他們的收藏往往會產生“自閉性格”,這多發生在具有偏執性格的人身上。像這類人常常會被其他人稱為收集狂,其偏執個性往往隨著收藏品的豐富而逐漸增強,以致無法自拔。這種人對收集的物品異常珍惜,即使是最心愛的妻子,也不容許她亂動。雖然他們對這些物品有向人展示的欲望,卻對之如視珍寶,絕不會借給別人,卻又時時覬覦他人同類的心愛之物。發現他們有這種舉動,便可斷定他們心理異常,應注意防範。如果再觀察這些人的工作態度,就會發現他們固守自我防線,極端厭惡別人越雷池一步。他們是典型的獨善其身、自掃門前雪的人。
喜好收藏玩具的人。這類人善於滿足,知道分寸,家是他們最快樂的場所,寧靜安逸的生活是他們莫大的享受;他們留戀過去,對曾經擁有過的感到自豪,並極力保存在記憶當中,總是用一顆幼稚的心激起興奮和幸福;他們追求的就是年輕,總是想方設法保持快樂,例如和孩子一起玩,給他們買玩具。
喜好收藏榮譽象征品的人。這類人非常重視象征榮譽的物品,並對它們實施收藏。他們通常是對自己的現狀不滿,總認為自己曾經的輝煌不應該那麼快地湮滅,自己應該繼續享受榮譽和鮮花;殊不知江水應該前波讓後波,所以隻能依靠回憶過去的光榮曆史來撫慰自己的心靈。
喜好收藏照片、明信片的人。他們喜歡回憶過去歡樂的情景,相片為他們和記憶中的人或景拉近了距離,使舊感情更加濃鬱。向別人展示相片,也是向對方介紹自己的一種方式,而他們隻需指點幾下就夠了。把自己的人生當成一場戲,自編自演兼攝像,努力塑造完美,欣賞結果,更接受一切。盡管對這本相冊依依不舍,但未來的路和美好的願望會使他們備好一本更精美的相冊。
喜好收藏舊的票據的人。他們有著很強的組織和領導能力,細心、辦事條理清楚、按部就班,但是他們的精力大部分浪費在無用的細節與沒有意義的過程當中,有時候覺得是未雨綢繆,實則是杞人憂天,他們擔心的危險出現的機會實在是太渺茫了。他們偶爾也有尋找刺激的念頭,但考慮到眾多的細節總是無法行動起來,所以他們的生活幾乎是一成不變的。
喜好收藏衣服、飾物的人。大都愛打扮,喜揮霍,想通過外表使自己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喜歡收集舊款式衣物的人堅信自己的收集品會再度流行起來,這是他們不可動搖的理由。保留了舊衣物,與之如影隨形的觀念和思想也就無法根除幹淨了,而倔強的他們時刻相信它們會再度流行,到時不但省錢省力,更走到了大眾的前頭,會被稱為高瞻遠矚。
喜好收藏藝術品、古董的人。因為藝術品和古董往往代表高雅、博學,更是財富的象征,表明收集者比較注重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身份;收藏品的檔次和價值是收藏者之間品位和目光的較量,所以他們的好勝心都很強。當然,其中也有部分的人是因為收藏品的價值才收藏的。
喜好收藏書籍、雜誌和報紙的人。他們大都有學識和上進心,喜歡在家裏享受看書的樂趣,一人獨處,自得其樂。藏書雖多,資料豐富,但大多數都已經過時,沒有了使用價值,但他們依然想憑借這些來顯示自己的博學,所以在實際生活中總是比別人落後半拍。
喜好收藏旅遊紀念品的人。由於受收藏品的特性所決定,他們不斷地追求新鮮、奇特和怪異,並具有探幽索隱的勇氣;為了追求令自己滿意的收藏品,他們樂意去冒險,敢於出入高山野嶺、荒漠戈壁,結果天南地北都留下了他們的旅行足跡。
從喜好的食物上看到真實性情
人類一天不補充食物就會渾身沒力氣,七天不吃飯很大可能就會離開這個世界,這是很明顯的事實。每個人都需要食物來補充每日耗費的能量,維持生理機能,否則生命將會畫上永久的句號。對於飲食文化的研究,一些學者致力於研究飲食的器皿、烹飪方式、原料搭配、地域特色等等,他們的研究可以說是達到了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橫縱向知識的最高水平,為人類文明添上了輝煌的一筆。但是當心理學家步入這個研究領域之後,飲食的作用得到了極大的更新和補充。他們通過科學的闡述和心理學理論的應用,從人們在飲食過程中的種種表現挖掘出他們真實的性情,從喜好的食物去認識乃至看清一個人的真實性情是一門科學,下麵我們來詳細學習:
喜好辛辣食物的人。如果他(她)是一個嗜辣如命的人,那他(她)一定比較“潑”。嗜辣的人脾氣通常比較火暴,這類人在性格上多屬於“多血質”型。他們待人往往熱情大方,但發起脾氣來也很嚇人,就像長老了的朝天椒,嚼一個在嘴裏,耳朵都會辣得嗡嗡作響。在地域上,四川、湖南、貴州、雲南這些個地方的人比較嗜辣,而這幾個地方的人的脾氣也和當地的辣椒一樣火暴。
喜好素類食物的人。不太注重人際交往,凡事都依靠自己的力量,總是單槍匹馬;不善於與人接近,情願獨來獨往,獨享清閑自在;內心世界傾向沉靜,喜靜不喜動,耐得住寂寞;內向,不喜歡在他人麵前展示自我,所以無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喜好較幹食物的人。他們比較內向,不善言語,經常形單影隻,偏向於孤僻;不輕易動怒,但有時發起火來一發而不可收拾,如同火山噴發;經常會陷入猶豫動搖的掙紮當中,而且是莫明其妙的,但很少流露出來,經常依靠一個人獨自化解。
喜好葷類食物的人。他們非常著迷與樂意去支配他人,有成為領袖的強烈欲望,並且活力十足,富有進取精神。他們在社交圈中比較活躍,特別容易與別人談得來,因為他們胖乎乎的樣子顯得憨厚老實,讓人有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