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力戒“四風”與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2 / 2)

3、存在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滋生土壤

我們黨長期執政,有的幹部在和平年代逐漸淡忘了黨的宗旨,丟掉了艱苦奮鬥的本色;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誘惑最多了,經不住考驗成為享樂主義的俘虜;社會價值觀多元,權力和金錢崇拜成為一些人內在的價值取向,對黨的理想、宗旨、信仰隻停留在口頭上認同,現實工作生活中淡忘了。在這一背景下,容易出現享樂主義、奢靡之風。

三、力戒“四風”是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的必然要求

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體現時代精神。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黨在長期革命鬥爭實踐中形成的。並伴隨著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斷被賦予新的涵義,豐富有時代特色的內容,如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等。這種精神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在不同時期的特有表現形式,是黨的政治優勢和精神財富,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力量,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在新的形勢下,我們不僅要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而且要培育新的優良作風,使黨的優良作風與時俱進,不斷發展豐富。在少數幹部身上存在的“四風”現象,從其內容上、表現形式上都與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相背離,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麵對我國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局麵,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加強黨的建設,為橫掃“四風”開出了劑劑良方。

四、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力戒“四風”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精神,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要是針對黨員、幹部在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方麵存在的“四風”問題,開展集中思想整風。

1、加強宗旨、理想的學習,築牢思想防線

“四風”問題的產生究其根源,是理想信念動搖造成的。從思想源頭查問題,對照黨性宗旨、理想信念方麵的缺失,反思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和政績觀,讓思想靜一靜,照照鏡子,重溫我們在黨旗下的宣誓,讓艱苦奮鬥精神和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滌蕩心中的詬病。讓黨的理想、宗旨成為衡量,黨員幹部在是非、正誤、榮辱等一係列價值問題上的標尺,以此構築思想防線。

2、把製度建設作為反對封建主義,清除封建餘毒的根本之策

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係群眾製度,改進領導方式方法。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製度,完善調查研究製度,拓寬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建立健全有利於厲行節約、不能鋪張浪費的製度體係。中央中央、中紀委已經製定出台了一係列有關公務活動、職務消費以及會風和文風等方麵的相關製度,取消了對幹部考評時GDP作為硬指標的辦法,使其進一步科學化、規範化,為力戒“四風”提供製度保證。

3、強化全麵監督,嚴明黨的紀律

要擴大群眾有序參與民主決策的渠道和領域。通過黨內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等形式,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增加黨和政府決策的透明度,對作風飄浮造成損失的、虛報浮誇騙取榮譽的、弄虛作假掩蓋過失的,嚴肅處理,為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