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1.吼著說:“隨便,你看著辦吧”(1 / 3)

上篇■1.吼著說:“隨便,你看著辦吧”

人們之所以反感“隨便”,是因為這個社會倡導交流溝通、各抒己見、團隊合作,而常說“隨便”的人讓人覺得不願意與人合作、工作不努力、沒有主見。不管是在外國還是中國,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這樣的形象是不負責的,也是不受人歡迎,我們要控製盛怒,在稍事停頓之後,委婉地,平和地去麵對和解決問題,畢竟她是你除了父母之外最親最愛的人,我們要尊敬,更要珍惜,我們不妨學一學下麵的方法。

◇恩愛,就是好好說話

早起上班,身後有對中年夫婦和我一路,一直聽到他們在細細碎碎的聊天,很有趣。

男:“一會吃包子吧,好不好?”

女:“好啊。”

男:“吃肉的還是素的?”

女:“肉的吧,肉的好吃。”

男:“那就要兩個肉的,素的想吃嗎?”

女:“也有點想吃,你想嗎?”

男:“我也想,一會我先去占座,你去買包子。”

……

就是這些瑣碎的再也不能瑣碎的事,但兩個人說得津津有味,有商有量,不急不躁。或許我有點武斷,我覺得憑他們的交談方式,他們一定是一對恩愛夫妻。

雖然我隻看到了有關他們生活的最簡單的一個斷麵,但這個斷麵所蘊含的意義和所具有的象征卻叫人不能忽視。

也可能有人覺得他們說的都是一些小事,談得來算不得什麼。可如果換一種心態來交談,就算這樣的小事都可能跑偏。

假如這樣:

男:“一會吃包子,行嗎?”

女:“就知道吃包子,吃包子,你不能換個花樣嗎?”

男:“那你說吃什麼,每次都讓我說,說了你還不同意。”

女:“你是我老公,連我愛吃什麼都不知道,我還有什麼可說的?”

男:“那我愛吃什麼你知道嗎,憑什麼每次都得依著你?”

女:“隨便,你看著辦吧……”

以上對話可不是虛構,而是我一位親戚和老婆的真實生活場景。他和我抱怨,他們之間經常連最簡單的吃飯都很難達成共識。

這裏的“包子”可以任意替換成餃子、饅頭、麵條,這不重要,反正就是什麼都得聽她的,她還不明示,讓他自己猜。猜不對了就不高興,你讓她先說她沒說意見。總之很頭疼,很傷害感情。

我還在包子鋪聽過這樣的對話:

女:“吃包子吧?”

男:“到包子鋪不吃包子吃什麼啊?”

女:“吃肉的行嗎?”

男:“不知道天熱少吃肉餡啊,不新鮮,沒常識。”

女:“那就吃素的。”

男:“別磨嘰了,快點,都快遲到了,沒點時間觀念。”

看看,每句話後麵都跟著疑問、指責、批判,兩個人最終耷拉著臉吃完這頓飯。他們的負能量太強大了,強大到我連路過他們身邊都踮著腳尖,輕輕溜走,唯恐引爆這壓抑到極點的氣場。

任何小細節都能變成大傷害,隻要兩個人都存了一顆互相不耐煩的心。任何小細節也都能暴露大恩愛,因為唯有被感情浸透了整個生活,才可能會有每一刻的心平氣和。

兩口子經年累月的生活在一起,什麼是愛,已經說不清楚。怎麼才算最愛,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表現形態,不能一概而論。但快樂和幸福卻是能夠感知的,是溫情還是冷酷,需要從每天、每一次交談、每一件小事中細細來體會。

多年後回首,我們能夠記住的,隻是那麼一個個片段,正是這些片段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人生故事。人生在世說白了也就是和七八個人打交道,把這七八個人擺平了,你的生活就會好過起來。

夫妻關係也是如此,無需將愛總是掛在嘴邊,隻要把所有的細節都擺平,比如一天三頓吃什麼飯,放假是看電影還是看錄像,到底是早起散步還是晚上遛彎這些小事,大家都能做到夫妻同心,有商有量,那麼自然而然就變成了一對恩愛夫妻。

對於所有渴望與伴侶建立親密關係的夫妻來說,感情用事是我們最大的敵人,因此成就美滿姻緣的第一步和最重要的一步必然是保持冷靜的頭腦。在進行“真實的自我表達”時,要想做到心平氣和,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首先,遇事要稍事停頓。我們首先要做到就是讓自己暫停一下。也許有人會說:“是啊,你說得倒好聽!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那我就不用再看這本書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婚姻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曾經以某種方式大聲吼叫過,或者做過一些不成熟的舉動。

無論你是冷漠地對待自己的伴侶,還是對其歇斯底裏地大喊大叫,都是感情用事的表現,而這些正是我們進行“真實自我表達”時最大的障礙。

因為上述舉動所體現出來的不是我們真正的感受和欲望,而是由於畏懼產生的一種扭曲的情感,所以必然會導致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夫妻雙方發生摩擦時,就像每個人都曾經有過情緒失控的表現一樣,我們也都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在某些情況下,除了保持冷靜的頭腦和清晰的思維,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很多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曆。

不妨仔細想一想,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時刻,當其他人都驚慌失措時,隻有你保持著清醒的頭腦?

也許是在祖母的葬禮上,你鼓足勇氣,戰勝了自己的恐懼,度過了這一令人心痛欲絕的時刻;也許是當你的兒子在雜貨店裏大發脾氣時,你平靜地假裝視而不見;也許是當丈夫埋怨你亂扔東西弄丟了他的鑰匙時,你清醒地意識到你根本就沒有動過他的東西,並且心平氣和地告訴他這不是你的錯,甚至主動幫他一起尋找。

其次,“零吼叫”經營出不抱怨的婚姻,“零吼叫”這一模式的目的不僅不在於改變你的伴侶,甚至也不在於改變你自己,而是讓你有機會在婚姻中麵對自我。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至少有過一次這樣的經曆,在某些一觸即發的時刻仍然保持著冷靜的頭腦。或許你一時難以想起,但是這些特別的時刻一定已經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裏。

在這裏,我請你盡量回憶這些時刻的所有細節,因為隻有這樣你才能夠學會在盛怒之下怎樣稍事停頓。

◇節省一點你的怒氣

經常生氣就像不斷的小感冒,嚴重影響夫妻感情。在激烈的工作競爭之餘,你是否注意到了愛人之間的衝突,常常出自一方的發火。而每次發火的原因,如果你能把它記下來,過一段時間再去翻看的話,你一定都會覺得慚愧和好笑。

因為那些事情絕大多數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完全不值得大動肝火。可事實恰恰是,為了這些不值得發火的小事,常常有人發火,而且還引起一場夫妻衝突。

那晚,我認識的一對年輕夫妻中的太太哭著來電:

“你快來!我恨他!我要和他離婚!”快速趕到他們家,這會兒還正吵的凶呢!

男說:“她很無聊,我上班好累,她說晚上要去散步,我說改天,她就又哭又鬧,真是討厭!”

女說:“你才討厭,我在家作牛作馬為這個家打掃,為你做飯為你生孩子,隻要求散個步你就會累死啦?”

男說:“喂!生小孩是兩人的事又不是我一人的事,你累難道我不累?”

女說:“哼!早知道生了小孩你不管我根本就不生,我們女人為何辛苦生下孩子,就一定要負責孩子的一切,又不能出去工作。”

男說:“喂!生孩子又不是你一人能辦到,沒有我你生個屁。”

女說:“哼!你們男人有何貢獻?”

男說:“哼!沒有我的貢獻你生什麼?”

再來下麵的話讓人難忘,

女說:“哈哈!你貢獻了,好那看看我們女人的貢獻:

我懷孕要忍受嘔吐,

我要小心飲食,

我連生病都不敢吃藥。

我要為肚裏孩子注意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