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曆430年秋10月26日
楚國上下期盼已久的圍獵大比終於要開始了。圍獵大比的場地依舊設在平陽城東北百裏外的黑水平原上。黑水河自東向西穿過雲浮山脈後數十裏便折而向南與雲浮山脈並行近百裏再次向西奔騰而去。黑水河與雲浮山脈之間這片平原正是黑水平原。黑水平原背靠雲浮山脈兩麵環水,得天獨厚一半是繁茂無比的大森林,一半是肥沃的草原。山地平原交相呼應;丘陵曼甸連綿起伏;河流湖泊星羅棋布;森林草原交錯相連。浩瀚的林海與大麵積天然草原渾然一體,優美壯觀。黑水平原上水草豐美、禽獸繁衍。飛禽走獸不但數量大而且品種多,自古以來便是天下有數的優良獵場。平原西側的黑水河邊有一座孤山,高近千米,站在孤山絕頂可遠眺雲浮山脈,周遭千裏風光一覽無餘。楚國據山建立一座行宮,亦稱獵宮,專供王室賞玩風景和春圍秋獵之用。楚國的圍獵大比自開設就一直在此舉行。月初一萬白虎軍已圍出一塊近千平方裏的獵場,將各類動物驅趕補充其間。獵場西麵正是孤山,山腳下曆經多年建設早有數十座高低不一的觀景台。
一陣清亮的號聲過後,楚國國主鄭元龍一身戎裝,俯看著觀景台下排成數列的數百支隊伍,旗號林立,怒馬鮮衣,看著這些楚國的精英、精銳,鄭元龍不禁豪氣橫生,天地盡在掌中矣。楚國立國二百年來,版圖從未有如此之大,軍容從未有如此之盛。十多年前並吞唐國,七年前滅南漢國,時至今日終於將兩國領地完全平伏,於今楚國戶籍一百一十三萬戶,人口近五百六十萬,軍隊八十餘萬。自二十三歲接掌國主,於今二十五年,雄心勃勃的鄭元龍絕不滿足於數年前用計挑起爭鬥而後吞並唐漢兩國,如今國內安定、軍勢強盛,鄭元龍早已將目光投到了國境線外。年初鄭元龍就已密令軍令部開始製定對秦國的作戰計劃,隻待圍獵大比結束便出兵攻擊。鄭元龍目光掃過眼前的隊伍,希望此次大比能發現幾個將帥之才,軍令部密呈的俊才都名副其實。
所有的參賽隊伍都是領隊在前,二十人的四五小方陣在後,一個個小方塊,或紅或綠或黑或白或紫,小方陣前排正中一麵大旗在秋風中呼呼作響。鄭元龍目光掃過第二排的隊伍時,一塊雜色的小方塊格外的引人注目:方陣主體是紅色,但第一排五人有紅有綠有黃有紫有白,一人一個色。觀景台上很多人都已注意到這個雜色方塊,太遠了有些看不清人,便都凝神細看旗號。鄭元龍細看之下大吃一驚:這是火鳳凰旗!
怎麼會在這兒呢?鄭元龍側頭看向身邊的王後。這麵火鳳凰旗是百多年前楚國女戰神鄭紅鳳鄭紫凰姐妹的戰旗,姐妹倆死後這麵戰旗便被收入了國庫中。
王後李玉當然知道國主目光中的含意,“前些日子,南蘋那丫頭進宮來說要參加圍獵大比,讓我給她的旗號出個主意,我也懶得想,就把她帶到庫房內讓她自個參看,她一進去就看上了這隻鳳凰。我尋思著,這麼些年國中再無女將承繼這旗兒,自己的幾個女兒又沒人好武事。就將這旗幟給她了。再則說,南蘋的母親也是曾曾外祖母的後人,給她也不算外人。”李玉是鄭紫凰的第四代外孫女,未嫁入王宮時也想象先祖那樣縱橫沙場,入宮後自是絕了這個念想。常對著這麵旗默默不語。鄭元龍又豈會不知王後的遺憾。
鄭元龍不願李玉傷心微微一笑,岔開話題:“給她倒是無妨,隻是怕辜負了這旗。這旗當年可是威風十足啊。”
“現今,南蘋不也是威風十足嗎?聽人說雲城裏是人見人怕的,嗬。。”李玉說著不禁笑了起來。
“還不都是你寵的,雖說不是親生的,也是咱們的女兒,堂堂郡主不能丟了王室的臉,你也不多管管”
“那我可不敢管,你寵她都快上天了,自個的女兒還沒誰你見了就笑呢。”
“你這還不平呢。南蘋這丫頭雖說頑皮了些,好作弄人,但心地善良,生性活潑,敢於任事,比宮裏那幾個丫頭強多了。但願她將來有些作為,配得上這旗。”鄭元龍說完轉頭看了看軍部令薛琮,示意開始。
吳炎從人到馬一片火紅:紅色的戰馬、紅色的戰靴、紅色的皮甲、紅色的披皮、紅色的頭盔、盔頂上紅色的錦雞翎,甚至連弓箭都漆成了紅色的,隻有皮甲的胸前和披風的背後繡著一隻金色的鳳凰,如同他前麵的大旗。吳炎抬頭仰望著土山上的國主,他感到了一種震撼,一種從未有過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有那麼一刻,他眼中隻有那個威嚴的身形,身形越來越大,仿佛頂天立地般占滿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