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思想遠傳(1 / 2)

“他的思想和號召瞬間以風的速度傳播著。越來越多的人收到他的蠱惑。不過這也可以理解,在當時的環境之下,無數的人飽受汙染所帶來的苦難。很多人努力奮鬥,不斷前進,等到長大後有了工作有了事業,結果自己生存的條件卻變差了,而且差的離譜,雖然自己的財富是增加了,可是健康安全係數卻呈指數的下降了,想不得病都難。人花了一輩子奮鬥掙錢,就是為了最終能夠過上好的日子,比常人健康而優質的生活。可是現在,財富多了,生活卻沒有按著自己想要的路徑走著,反而和自己的目的相悖。生活就是那麼矛盾,這就是生活。

現在想來,他們為什麼還要那麼努力去掙錢呢,反正最終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財富買不來身體的健康和良好的生存環境。這就是現狀。

這還隻是有錢人的生活,也隻是有錢人對生活現狀的抱怨,這些都隻是小事情而已。可是其他的遊離於生存邊緣的窮苦人呢?越窮的地方,越容易激起革命的浪潮。俗話說,窮山惡水出刁民,人越窮,欲望就越大,為了達到目的做事就會不擇手段,比如你很貧困,貧困到連飯都沒得吃的狀態,然而自己卻沒有這個能力自己耕種得到糧食,這時候,你會怎麼做呢?很簡單,當然是搶啊。反正隻要將糧食拿到自己的手中就可以了。這時候怎麼可能去管什麼倫理道德呢?倫理道德是建立在物質豐富的基礎之上的,而命都快沒了,倫理道德是可以隨時拋棄的,隻為了生存下去。越貧窮的地方就越混亂,越混亂的地方就越容易產生革命,多少革命領袖不是在這種環境下產生的?如劉邦項羽,如朱元璋,如李自成,如洪秀全等。

而工業革命導致的環境惡化,現在已經危害到極深的程度,富裕的人知道財富來之不易,自然會珍惜自己的性命,參加革命肯定不會踴躍,然而窮人就不怕什麼了,反正已經一無所有了,再搭上一條爛命,又有何妨?這就是一場豪賭,賭贏了,榮華富貴,輸了,含笑九泉。

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著百分之八十的財富,而百分之八十的人占著百分之二十的財富,窮人的數量比富人多,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往貧困線趨近,經濟增長的同時,社會兩極分化嚴重,富的人隻會越富,而窮的人隻會越窮。窮人的生活本身就已經困苦,加之物價上漲,苛捐雜稅,對生活早已怨氣騰騰,而環境的惡化隻是個催化劑,危及到了他們的生存。而環保主義者在一旁鼓吹破壞工業革命,重新開始一場新的反工業革命,就能將社會恢複到最原始的狀態,這樣社會資源就可以重新分配,原本的革命者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就這樣,窮人們被鼓吹起來了,一切的矛頭都是指向工業,及時他們的生活貧困不是工業所造成的,那他們還是會將矛頭指向它,因為他們需要為自己的貧窮找個發泄的地方。人們就這樣被鼓吹起來了,他們也沒接觸過多少知識多少文化,認為革命暴動之後,一切的問題都可以解決。

隨即,隨著革命的第一聲槍響,世界各地的暴動就發動起來了。一時間,法律的約束不再存在了,一切的秩序都趨於混亂,人的生命成了最低賤的東西。人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到處毀壞機器設備,工廠被燒,汽車被砸,甚至殺害無辜的人,一時間喊殺聲震天。同時伴隨著的還有大量人的傷亡,很多資本家被認為是資助工廠運作的而被揪出來迫害,他們的財務被洗劫一空,他們的生命被革命者們視為糞土。革命很快成為了一個浪潮,更多的人被帶動了起來。沒有了法律的約束,人們為所欲為,社會秩序徹底崩塌,國家經濟瀕臨崩潰。人們就像是瘋了一樣,充斥著對工業的仇恨與怒火,他們不再分清是非黑白,隻要是工業化的事物,他們必定會嫉惡如仇。

不過很快,國家的決策是迅速的,軍隊很快調過來鎮壓了革命者們,過程是很簡單而迅速的,因為軍隊的各種火器就足以將那些人們橫掃一遍了。世界各國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各種革命暴動紛紛以失敗告終。環保革命最終是結束了,環保主義者的領頭人維奇以及他的手下仍在外逃竄,所有的環保實力全部粉碎。這場革命給人們留下了巨大的傷痛,而始作俑者卻未能受到法律的製裁。這場環保主義革命最終也隻持續了六十三天,革命領袖被各國以最高懸賞通緝,革命事件的報導被嚴格控製,民眾間也不允許談論,環保主義也不允許被提及,而且其本身也被定義為邪教組織並加以通緝。之後,國家工業體係照舊,除了小部分的改革外,主體部分依舊不變,對環境汙染的控製力度還是和以前一樣,老百姓們還是和往常一樣生活,生活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