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騰飛(1 / 3)

\t隨後的幾年裏,袁術的晉王國開始趨於平靜了。但是,袁術可沒有閑著。打鐵還須自身硬。要在亂世生存,自己一定要給自己充好電。

\t武藝,是防身必備,這不可落下了,袁術利用空閑時間好好的跟王越學了大半年劍。

\t學習,也很重要。任何時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袁術雖然不能學這時代的各家典籍,但是,憑借記憶和實踐,回顧上輩子學習的點點滴滴,有時,袁術覺得還真是大有學問。

\t在學習的這些時間裏,袁術做了幾件超前的大事:

\t第一,統一度量衡,古代的長度重量單位很模糊,也很難記憶,有時很難換算過來,甚至有時袁術還混淆了,這很不好,袁術決定用自己後世的計量方式,長度用尺和米,重量用斤和公斤,不過容積還是采用了升,至於鬥就很少用了,袁術也不是要一朝一夕就普及,先在自己的王宮中使用,然後在普及到各世家各州縣,然後再深入民間,以前老是袁術搞迷糊,這麼一來,不僅袁術自己迷糊,身邊的人都跟著糊塗起來,不過,袁術還是堅持了下來,大家也逐漸習慣了……同時,袁術還改進了時間的計時方式,時辰分作兩個小時,一盞茶功夫定做半小時。

\t第二,在全軍普及了現代的訓練方法,包括體能訓練等。因為,袁術開始這是這樣要求自己的近衛,然而近衛的訓練效果很好,於是,推廣到全軍。大大增強了全軍的軍事素質。同時,袁術還將當年訓練童子軍時的那一招必殺技在全軍推廣,這樣,大大提高全軍的單兵戰鬥力。

\t第三,部分社會福利政策開始實施,其一是養老製度,盡管袁術的條件比較苛刻,僅收容了約百來人,但是,全國民眾的心緊緊團結在一起,人人都發自內心的要捍衛這片領地,人人都發至內心的鼓足幹勁做事。其二是學習普及製度,但凡學齡兒童均必須上學,當然,袁術不會教他們太多的大道理,隻是教會他們識字以及忠君的思想。畢竟,在那個時代,袁術可不敢開言論自由的先河。其三是兵役製度,就是父子、兄弟從軍的,隻留一人,獨子從軍的全部送回家。

\t第四,袁術特意抽出時間,教會了鄭玄加減乘除四則混合運算,加上袁術對度量衡的統一,袁術的府庫再也沒有糊塗帳了。同時有了鄭玄的管理和賈詡甄儼的經營,財政上有條不紊的收羅天下的錢財,尤其是袁術將翡翠炒作得比玉還好,讓袁術賺得滿盆滿缽。

\t第五,奚忠等人運用混合法則,用單一的材料造紙,製作國庫券,紙張厚實光滑有韌性,還分成三種麵額,以百錢為麵額的,紙中鑲嵌銅絲,以千錢為麵額的,紙中鑲嵌銀絲,以萬錢為單位的,紙中鑲嵌金絲。而金的計量仍舊用斤,不過新的一斤斤是四萬錢。國庫券發出多少,袁術不知道,一切都由賈詡操控,袁術隻知道,再也沒有聽到過錢緊張的事情了。現在,袁術對自己有多少錢,已經沒有概念了……

\t其次,軍隊的建設也進入一個高潮,隨著袁術的不斷回憶,不斷湧現出新產品。

\t通過賀蘭兄弟的關係,袁術收得上好的鮮卑戰馬二萬騎,一人三馬,由趙雲組建了一直五千人的精銳騎兵,按趙雲的說法是,個個都要賽過草原上的鮮卑騎士。

\t顏文二人將五千雙龍騎兵訓練得爐火純青。張遼的五千輕騎兵拉起來了。李嚴麴義的翼手營和先登營都發展到了三千人,高順的陷陣營依舊發展很慢,隻有一千五百人,這是因為選拔的要求太高了,而高順又是一個極其嚴謹的人,使得很多人把陷陣營吹得很神秘,甚至有些士卒拚命訓練,以期望有一天加入陷陣營。同時,袁術也將常備軍發展到了五萬,龐德、徐晃、張郃、魏延、張繡各領一軍,分別訓練,時常進行一下實兵推演,提高訓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