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共飲(1 / 3)

數日後,袁術一行人都到達漁陽,見到公孫瓚。袁術沒見過公孫瓚,但從軍服上可以看出來,呂布華雄就不用說了,兩下見麵,公孫瓚驚訝道:

“時下已近年關,不想將軍竟來前線與將士們同樂耶?”

“公孫大人差矣,征戰中用命的是將士,而勝利後,卻是吾等取得功名。說句心裏話,吾覺得這甚不公平。然事實便是如此,吾隻好盡力慰勞將士們。有戰死戰傷的盡力撫恤他們。說真的,每次征戰,吾都許諾將士們,不論勝敗,隻要是戰傷或戰死之人之家屬,吾袁公路皆全部養之莊園中。吾隻願戰鬥中將士用命取得勝利,戰後無後顧之憂。”

“嗬嗬,將軍真乃仁慈之人也。”

我仁慈,得了吧,把他們的家人都帶回去養著,那不就是自己的子民的麼?戰爭拚的是什麼?就是人力,沒有生養,沒有糧草,哪來人打仗啊?

“大人過譽了。不知公孫大人嚐過大漢將軍樓的文公酒沒?”

“慚愧,吾僅聽聞此乃將軍從西羌購得,而且價格極高,無緣品嚐也。”

“嗬嗬,吾效仿他們的辦法,自己釀製,雖不及他們的上等好酒,卻也不差多少。今日勞軍,我將之帶來數十壇,與眾人一同共飲。”

嘿嘿,幾十壇酒,共飲?每人一口都沒有,可袁術要的是那個氣氛,將軍與將士共飲,這能極其有力的提高戰士們的士氣,還能拉近與士兵的距離。上了戰場,戰士們會不懼生死勇往直前的。

“公子,這才數十壇酒啊,怎麼能夠每人一口呢?這裏公孫大人、呂將軍、華將軍的人馬加起來有萬餘人馬啊,就算數百壇也不夠啊。”這時,呂布提出了質疑。

這時袁術想起的“酒泉”那個地名的來曆。那時的那個將軍就是把朝廷賞賜的貢酒倒入泉眼裏,讓將士們每人喝一口。想到這裏,袁術對公孫瓚道:

“煩請大人令人將行軍用的大缸抬進來,再灌滿水。”

眾人有點不解。但公孫瓚馬上就去做了,一會兩人抬進來一口大缸,袁術一看,暈,這麼大的缸啊,做浴缸都夠了啊,一會進來十數人,每人提兩桶水,灌滿一缸水,這時,袁術剛要對眾人說出自己的想法,旁邊沮授道:

“公子的意思授明白了。人多酒少,將酒加入泉水中,這樣每人都能喝到美酒了,隻不過這樣還有多少味啊……”

“子輔,你隻說對了一半……”

“請公子示下……”沮授拱手道。

“吾要的是與眾將士同樂,吾要告訴麾下的將士們,吾平虜將軍來與兄弟們一同過年來了。不論什麼時候,吾都會跟將士們在一起!”

“將軍愛兵如子,吾等必效犬馬之勞。”看到這裏,眾人深深一禮。說完眾人都出賬去,將袁術的話穿遍三軍,一時間,呼聲遍野,士氣十分高漲。隨後,袁術跟著公孫瓚、華雄、呂布、巡視三軍,尤其是看望受傷的兵士,這時候,袁術看到張機的身後領著十來個士兵幫著處理傷員,等到軍營走遍,已是深夜,這一夜,袁術平虜將軍的名字深入每一個將士的心中,大家都知道了那個年輕的小將軍就是名震西羌鮮卑的平虜將軍。大戰開始,這位年輕的平虜將軍會跟他們一直在一起的。雖然袁術不是這麼想,但卻不代表將士們的心理。

眼看就要過年,雙方都停止了交戰,袁術營寨也是高掛免戰牌。過年了,當然要搞點活動,一來搞下氣氛,不至於大家都想家,影響士氣,其次袁術也想多跟將士們多交流一下,看能不能發現草根英雄。於是,袁術提議年關三十的晚上大搞慶典活動,各營各部自娛自樂。當然,袁術也想好了幾個活動,叫來呂布華雄公孫瓚以及黃忠等人一起來參詳。最後定下了一個蹴鞠的活動,各營自己挑選代表隊參加。獎勵為勝利的一方十金。最後,呂布提出了一個問題,讓袁術小吃一驚:

“將軍,將士們都參加比賽了,由誰來負責營寨的安全呢?”

本來,這不過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常識問題,而前世的袁術通過小說看到的呂布不過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加上玩過的《三國群英傳》裏,呂布的智力僅為25,於是,在袁術的潛意識中認為,呂布不過就是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家夥。現在能提出這麼一個問題,雖然其他人一定都想到了,但呂布能第一個提出來,說明呂布還不是那麼笨的。這讓袁術覺得應該重新觀察呂布了。袁術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