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當持三尺劍,立不世之功。此乃吾輩所願也。”
大丈夫當持三尺劍,立不世之功。這話不是太史慈說的嗎?丫的,這裏碰到太史慈了?不可能把?太史慈是跟孫策一輩的人物。怎麼會在這裏出現呢?袁術急視其人,劍眉朗目,好一個儒生,耶,這時誰?
“敢問閣下是?”
“此乃郡下張家。”
張家?難道是張飛?可不像啊,這哪是豹頭環眼啊?不過張家應該知道張飛吧。當下連忙換過一種姿態,表示結交之意:
“看來此乃是術言語不當也,涿郡世家皆是忠君愛國之輩也。吾願將曾征伐鮮卑時繳獲的美酒獻上,與眾同樂。”
於是,袁術叫人送上汾公酒十壇。眾人皆讚美袁術,並祝袁術凱旋。
宴散,眾人皆邀請袁術去自己家裏。袁術感到惡心,一一以即將上前線征戰為由拒絕了。但張家相邀時,袁術回了句:“來日拜訪”。
第二天,袁術找人問了路,帶領眾人前往,不過眾人皆做仆役打扮,用馬車裝數壇酒前往張家,若是張飛在的話,用酒就能勾住他。張家在城東,家業不大,二三百人而已,但有肉鋪,布莊,鐵匠鋪等,嗬嗬,張氏集團啊。走到張家大門口,袁術看見昨日宴席上的張家家主在門口迎候,看來早知道自己會來了,一番客套,袁術進的莊院。這時傳來一聲大喝:
“吾乃燕人張翼德也,速速前來與吾一戰。”
咦,這是誰呢?聲音不是很成熟,略帶幾分稚嫩。可“吾乃燕人張翼德也”這是張飛的招牌啊。難道這時的張飛還是個娃娃不成?
“唉……”隻聽張家主一聲長歎……袁術不解,急忙詢問。
“此子係吾侄兒張飛,家兄早年為校,戰死在遠征胡虜的戰場上。故昨日宴席時對將軍不敬也。家兄走後,吾照看此子。不過家兄福氣,此子不僅好讀書,還好習槍棒,常言要想家父一般要征戰沙場,驅除胡虜……”張家主還要說下去,袁術已經走神了:
“不是說張飛不好讀書嗎?還是大老粗一個啊?怎麼會……”
想著,袁術進得內院就看到一人手持一矛。叫眾人上前打鬥,看來這些人都是靶子啊。
“張先生,吾看此子確實不錯,吾麾下也有好戰之士,可否允諾與飛兒一戰?”
“嗬嗬,在下當無不允,隻是此子下手頗重,近兩年來,吾已招募不到莊丁護院了。就是因為此子常捉人做陪練。現有的都走了不少了。”
“嗬嗬,無妨。”袁術回頭對後麵的人道:“何人願下去一試?”
這時,袁術看看典韋,典韋不屑一顧,額,看來此時的張飛還不是這個級別啊。旁邊樂進有點躍躍欲試,但又很平靜,看來張飛跟他一般,隻是年紀相差不少。這樣一來就隻剩下徐晃了,隻見徐晃上前道:
“吾為公子眾人之末,願與張公子比試比試。”說完跳到場中。
“這位兄台,比拳腳還是槍棒?”
“先比拳腳吧。槍棒無眼,吾建議去掉槍頭,裹上布頭,沾白雲石粉做槍頭再比試吧。”
“額,真好,絕妙啊。將軍真乃神人也。”咦,這張飛也會恭維人啊。
兩人擺開架勢,戰到一起。袁術觀察張飛,真不知道張飛的容貌跟三國演義裏的差別那麼大,眼前的張飛整一個俊俏後生嘛,怎麼會是一個黑張飛啊?半個時辰,兩人拆了近五十招,不分勝負,又換上槍棒,再戰三十合,又不分上下。這時,徐晃跳出戰圈道:
“晃敗了。張公子比晃年紀要小,這樣一比,晃自覺汗顏。”
“耶,過癮,再來。嗬嗬,今天終於有伴當了。不許走,再大戰三百回合。”
“嗬嗬,張公子不過癮也要打,過癮也要打啊。這不沒完沒了了。要不先休息一下?吾換個人跟你鬥?”
“換人?比他強麼?休息一下好啊。額,別叫公子,好別扭。跟吾叔父一般喚益德或飛兒都好。”
額,看來這張飛不打架時就跟文人士子一般,隻要開打就是一莽漢啊。袁術笑了,這益德和翼德應該是古人寫的別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