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該去拜訪一下蔡邕和皇甫嵩了。畢竟這兩人還是真正幫過自己的人。
袁術找到張既。說是一起去拜見蔡邕,小家夥激動得不得了,急忙穿上一件最好的衣服,又是照又是看搞了半天,鬱悶,應該早告訴他的,可昨晚自己都不知道怎麼睡的。搞了好久,終於搞完上車走了。到了蔡府,看門的管家也不通報,直接把袁術讓進府中。袁術老遠看見蔡邕站在庭前的台階上迎接他,慌忙下拜(張既也跟著下拜),蔡邕連忙扶起,走進大廳(張既現在隻能站外麵了),分賓主坐下,袁術施禮:兩人互訴想念之情。良久蔡邕想起袁術還帶了個人進來現在還在門外麵呢:
“術兒,你帶來的孩子是誰啊?為師見其容貌有異象,難道……”
“恩師果然慧眼,此行歸家路上,見到此子,也覺得有異象,上前與其談論,發現人雖小但談吐不凡,心中十分喜歡。想想自己當初,家境不錯,可缺乏老師教誨,僅憑自己的一點小聰明,為禍一方。與今相比,真乃天壤之別,而此子亦是馮詡郡一富家子弟,所以帶來洛陽,欲為其尋一先生教導。雖不能做先生弟子,又想起元歎尚一人在此,做元歎書童亦是不錯的。所以未經恩師允許,就擅自帶來,還望恩師恕罪。”
“哦,快叫進來。”蔡邕一聽說是個奇才,滿心喜歡,就不顧多少禮節了。
少時,張既在家丁帶領下進來,蔡邕當下考究張既,發現果有不凡之處,隻是年齡尚小,心智還不成熟而已。產生了留在門下的想法。於是叫來顧雍:
“元歎,今公路領來一少年俊才,我意收在我門下,與你相伴如何?”
聽到這話,袁術第一想法就是這老家夥要收徒弟了。可沒想過收在門下的意思或許隻是做一門客或者是做顧雍的伴讀而已。
而此時顧雍則不一樣,他想要的是一個能和自己同吃同住同讀書的好朋友,所以他不想要什麼書童,要是能再有人一起讀書就好了,心裏忽然有了一計。拖過張既道:
“小兄弟,恩師願收你做弟子,還不拜謝。”說著也不等張既多話,拉著就拜。
袁術這下明白什麼叫收在門下了,看到顧雍迫不及待的樣子和張既一臉茫然下拜的樣子,頓覺好笑。蔡老頭被弟子算計了,決定再加一瓢:
“恭喜恩師又得一得意門生。”又彎腰行禮。
果然,蔡邕沒有收徒的打算,看到兩個得意弟子一唱一和的把自己裝進去,一時氣結,這時張既已然明白,他初時的願望隻要拜見蔡邕即可,現在當然不會奢望做蔡邕的弟子,能做門人或書童,也能學不少東西,他也知足了:
“蔡先生如果為難,既為一書童足矣。”
這時老東西倔勁上來了:“我實想收你為弟子,我看你就將來就一定能成為國器。”
於是,顧雍又拉張既再拜,算是行拜師禮。嘿嘿,這樣就是鐵板釘釘了。
這時,蔡邕道:
“公路,皇甫將軍也很喜歡你,也該去探望一下老將軍了。”顯然,袁術和皇甫嵩的事情這幾個老家夥都心知肚明了。
於是,袁術告辭。直接去皇甫嵩的府上,路上,袁術沾沾自喜,嘿嘿,張既收的差不多了。就是啊?人家來隻要看看蔡邕,討教一點知識就不錯了。現在在自己的促成下,做了蔡老頭的弟子,不感恩戴德才怪呢。而此時張既的思維裏麵也正是這麼想。他還以為是袁術設的局呢。一時對袁術、顧雍感激的不得了。以至於後來跟顧雍一起出仕,效力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