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罡帝國(1 / 3)

‘修仙’顧名思義:修煉得道成仙,‘修仙’已是家喻戶曉,被世人所皆知,古時修仙有兩大說法:一類是尋求長生不老。另一類是修煉道術。許多凡人想要長生不老,一直追求著修仙之道,凡是曆來都是這樣的,世人都害怕生老病死,為了能夠延續生命,尋求長生之道,訪仙山,尋靈藥,踏足四海之內,走遍名山大川,曆經千辛萬苦,隻求能夠長生,秦始皇為了穩固大秦江山萬事之不倒,一直尋求長生不老,秦始皇也害怕生老病死。他一直派遣大將徐福到各處尋求長生不老靈藥,聽說海外有一座仙島,名為蓬萊,島上靈藥聚集,各類天地靈萃生長在仙島各處,果真是仙家寶地,但是蓬萊隱沒於芸芸煙霧之中,曆來凡人是無法尋求到這種地方的,這也成為一種傳說。秦始皇聽聞有此一說,也顧不得那麼多,派遣徐福下海尋靈藥,這也為後世留下徐福下海尋蓬萊之說。長生不老意味著能與天地同壽,萬事而不朽,古人說:”凡是長生不老者,亦是得道修仙也。”這是修仙之道的一類謬論。也許強者世界以實力為尊,沒有實力是說不上話的,為了尋求強大的實力,許多人都追求著修仙之道。中國古代道教興盛,道術盛行,許多修仙之人研習道術,修煉道術,道術的威力是非常厲害的,這也奠定了修仙之人必須修煉道術,也唯獨隻有修煉道術,才能修煉成仙。許多道家門派遍布九州大陸各處,修仙之人會依附在門派裏修煉道術。修仙之人講究的是功德,磨難,機緣,想要修煉成仙,必須有功德在身,克服重重磨難,巧遇機緣。實力的提升隻是其次,這是修仙之道的另一類說法。

修仙的由來一說:自盤古開天辟地以來,創造了世界萬物,洪荒的形成,幾大聖人的出現,仙人也逐漸多了起來,那時天界尚未確立,三界未分,三界沒有主宰,也就沒有了仙人的管轄,那時的仙人是有多麼的逍遙自在,聖人之下的門徒是多麼的風光,聖人那是不死不滅的存在,他們的言語就代表一切的世間準則,聖人之下皆為螻蟻,聖人是不會管人的死活的,一切皆有定律,那是最早的修仙。鴻鈞老祖確立了天界,命門下弟子(一男一女)二人掌管天庭,但是那時天庭沒有正神,許多修煉的仙人都不負天庭的管轄,為了能夠讓天庭確立威信,不再讓那些仙人為所欲為,而亂了方寸,鴻鈞老祖一出封神榜,封神一出誰與爭鋒,封神榜是為了確立天庭三百六十五路天庭正神,這樣封神以後,許多的仙人都受到天庭的束縛,這樣的話,仙人就會不敢在為所欲為,製定了天條。這樣天庭也真正能夠管理那些仙人,成為三界的主宰。自此以後凡間就有了凡人修仙一說,一旦飛升,就真正成仙。各地的修仙門派盛行,道術成為了修仙一族的主流,修仙之人必須修煉道術,才能修煉成仙。

修仙之道的修為劃分:練氣—結丹—元嬰—出竅—分體—合體—渡劫—飛升(天仙);因為我這裏隻介紹飛升截止,是根據我所寫小說的步驟而來的,因為修仙隻要能飛升那就是真正成仙。所以在上去我不一一介紹,是為了小說的主題而寫的。本部小說不是為了追求真正實力的巔峰,而是講求凡人是怎樣修仙的。希望大家喜歡!

以前的九州大陸是群雄割據的局麵,十國之亂的結束,現在大陸上隻有三大帝國,東南部的大楚帝國,西北部的大唐帝國以及中南部的大罡帝國。三大帝國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麵,三大帝國的皇帝之間達成了一個協定,也就是休養生息,互不侵擾,要是哪一方先違背協定的內容,兩方合力滅一方,所以這個協定一達成,三方之間的君主都比較滿意,它們厭倦了十國之亂的局麵,戰火寥寥,生靈塗炭,以至於百姓是苦不堪言,常年戰火,導致了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饑不則飽,餓死的人不計其數,所以看到了這一局麵的能人異士紛紛起兵造反,為的就是結束這一局麵。比如兗州楚厥率先領兵起義,先後雲集響應汝窯的李元,三溪的馬如言等有識之士,戰爭一打就是十五年,終於結束了這場戰爭,十國已經覆滅。其中隻有這三方實力最強,所以楚厥建立了楚國,李元建立了大唐,馬如言也就是故事發生地的大罡的建立者,至此三分天下的局麵形成。雖然按照實力劃分三大帝國都是互為掎角之勢,勢力均等,領土的劃分也非常合理。這樣的話不僅有助於三方實力的平衡,也不會發生日後的領土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