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感情不是計較來的
人生有各種不同的交故,是由循環不已的痛苦和歡樂組成的,童話般的國度本不存在,不應太計較愛情或婚姻中遇到的不順。該失的,爭不到;該得的,失不了。我們要做的,最好是不去計較。
緣分不可強求
什麼是緣分?沒人能說清。緣分就像風一樣,它可以隨時來,也可以隨時散。因為緣分總是飄忽不定的。所以你越是有強烈的要求,它越會離你越遠。強求隻是一廂情願的事情,到頭來才知道那一切不過是和生命開了個玩笑而已。“心安處即故鄉”。不一定生你養你的地方就是你的故鄉,那隻不過是個具體的物態定義,而抽象的故鄉就是精神棲息的地方。
她戀愛了,第一次嚐到愛情的滋味。她對愛情非常投入,每當看到他對自己笑的時候,她就覺得自已得到了整個世界。不過僅僅半年,他就愛上了別的人,棄她而去。
她失去他的時候,覺得自己失去了整個世界。悲傷和痛苦籠罩著她,她覺得這個世界暗無天日,任朋友們怎麼勸都無濟於事。這對她是個巨大的打擊,她想:自己也許從此以後就喪失了愛的能力了。
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對她說:“你不過損失了一個不愛你的人,而他損失的卻是一個愛他的人。說到底,他的損失比你大,傷心的應該是他才對啊。振作起來,走出他的陰影,會有更好的男生等著你。”
女孩聽後,覺得有道理,心情開始慢慢明朗起來。
戀人的離去,會深深傷害一個人的心靈,一些女人要麼不敢再戀愛,要麼就匆匆地找個人嫁出去,將就著生活。
一直生活在陰影下,隻會繼續自己的失敗。陽光依舊明媚,是該將心中的陰影驅散的時候了。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裏?’”
緣分最是奇妙。緣分的事,任誰也說不準、猜不透。隻知道它可遇而不可求。凡事都不可強求,隻是順其自然就好。就連從渴望得到的緣分也是這樣,因此有人說:成熟的人不問過去;聰明的人不問現在;豁達的人不問將來。
在這個世界上,也許沒有人不會為失去戀人而感到痛苦,但是失去的已經永遠失去,不要把過多的精力投注在已成過往的事情上,過多的留戀隻會讓你失去更多。讓昨天的失去永遠定格在昨天,是讓你活得快樂和幸福的一種優雅心態。
緣分往往在我們不經意間隨風而至,又會在我們拚命想抓住時悄然而逝。隻有懷著順其自然的心態去看待感情,才會懂得有些事是留不住的.有些事是拒絕不了的。
張愛玲曾這樣寫道:緣分是可遇不可求的。茫茫人海,浮華世界,多少人真正能尋覓到自己最完美的歸屬,有多少人在擦肩而過中錯失了最好的機緣,又有多少人作出了正確的選擇卻站在了錯誤的時間和地點上。
我們說人與人的相識是一種緣分,那分離何嚐不是一種緣分呢?有人說,一生中最幸運的兩件事:一件,是時間終於將我對你的愛消耗殆盡;一件,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我遇見你。聽上去有一種莫名的心碎,如果說當初的遇見是緣,那結局的分開也一定是緣。也許不能一生守候,但曾經相遇就已足夠。
泰戈爾說:“如果你因失去太陽而流淚,那你也將失去群星。”我們總是執著於、感傷於曾經失去的,以致忽略了身邊的風景以及未來可能存在的驚喜,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得不償失。
即便不曾真正擁有,即便不能一起攜手走過一生的春夏秋冬,但相遇、分離都是一種難得的緣分。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得今生的一次相遇,相遇過就是緣分,又何必因分離而生氣呢?
為過去的事情痛苦,並不能把我們從陰影中解救出來,隻能讓我們淪為一名心靈被俘虜的囚犯。聰明的人,請相信,當你給予別人最安靜美好的愛時,在未來,一定會有一個冥冥中的人向你走來,給你更多更長久的愛。
誰的成長沒有走過痛楚,誰的成熟沒有經曆波折,我們往往隻看到別人的幸福,就覺得上天不公,對自己刻薄。其實,沒有人能真正對你刻薄,隻有你自己,你放不下,你不肯鬆手,你不放過對方,其實是不放過自己。那些最終幸福美滿的人,大多是不偏執的,拿得起放得下,不為難別人,也不為難自己,這種人通常有著乖巧的姿態,在大部分人還在拿自己的青春瞎折騰的時候,他們已經笑盈盈地坐在那裏,過自己最中意的幸福生活。不要再為昨天流淚了,放棄過往,不管過去輝煌還是失意都不要一味沉湎,別讓往事擋住你的視線。有人說:“明天不一定會更好,但更好的一定在明天。”
總之,人在感情這一份沒有答案的問卷中苦苦追尋,並不能讓生活更圓滿。也許一點遺憾、一絲傷感,會讓這份答卷更雋永,也更久遠。收拾起心情,繼續走吧,錯過花,您將收獲雨;錯過他,才會遇到了另一個他。繼續走吧,您終將收獲自己的美麗……
【人生絮語】:緣分的解釋其實很簡單: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懂忍讓就能幸福
忍讓,是戀愛雙方和家庭幸福的不可少的條件。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比如,在家裏誰說了幾句不中聽的話,你不妨想到,他可能為別的事心裏不痛快,或許他對什麼事誤會了,或許他天生的直筒子脾氣,沾火就爆,過後他會想到自己的不對;或許是因為他年紀小、想事情不周全,等等。這樣就理解了,容忍了,也就不會放到心裏去。這才是真正的忍,忍了之後,自己的心裏也是坦然而平靜的。
剛搬進這個房子的那天,她整理完全部的東西,最後拿出一個非常精致的玻璃瓶,對他說道:“親愛的,3個月內,你讓我每哭一次,我就往裏麵加一滴水,代表我的眼淚。要是它滿了,我就收拾我的東西離開這房子。”
男人不以為然,有點納悶:“你們女人也太神經質了吧!就這麼不信任我麼,那還有什麼可談?我讓你搬過來和我一起生活,是為了照顧你,不是欺負你的!”
女人說:“好男人不會讓心愛的女人受一點點傷,我會記錄下我為什麼流淚,不會是莫名其妙的。”
“那好吧,!”???????
兩個月後,女人把瓶子遞給男人:“已經滿一半了,在兩個月內,我們是否有必要查看一下是什麼問題呢?”說完遞了一本精致的小筆記本給男人。
男人沒有馬上打開來看,他的表情裏有一絲驚訝,還有點哭笑不得的意味,似乎沒有想到女人的眼淚可以這麼多,盛得這麼快,又覺得女人是小題大作了,但是很可愛。
他打開本子開始看,驚訝女人怎麼寫了那麼多。男人一邊看著,女人一邊說話:“第一次吵架,是在第3天,而且還是一大早,你剛醒來有點懵懂,擠的牙膏不知道怎麼的飛到鏡子上了,那是我剛擦幹淨的,我說你連擠牙膏都不會啊,你就來脾氣了,然後吵起來……”
男人沉默著。女人繼續說:“有天晚上我讓你幫洗下那幾件衣服,因為水太涼,你隻顧著玩遊戲遲遲不肯動,後來吵起來,我很失望你忘記了我的生理期不能碰冷水……”
“還有一次,我很累了,你還不肯去洗澡睡覺,明明知道我特敏感,有點神經衰弱,哪怕一點點敲鍵盤的聲音都能讓我難以入睡,我一情急就說了你這個人自私的話,我們吵起來,你說了一大堆辯論自己不自私自私的人是我之後甩門出去上網通宵,我打你電話你沒拿我又不敢自己一個人去找你……”
女人這時候有點激動了,眼球開始泛紅,說:“還有一次……”男人打斷了她的話,“親愛的,別說了……”
沉默,長久的沉默。
“親愛的別難過……”男人終於說話了:“我請個假,我們去旅遊吧?”
他們去了第一次一起旅遊的地方,太多美好的回憶被喚起,原來彼此是那麼深深地愛著對方,這時的女人特別溫柔,這時的男人特別體貼。
“親愛的,你還認為我們結婚的話,會離婚麼?”男人問。
“我想不是我們不合適,像現在,我們是那麼快樂,一切都那麼美好,可是一回到我們的現實生活裏,為什麼就變了呢?”
“親愛的,難道我們現在不在現實裏嗎?”
“……”女人眼圈紅紅的。
“因為那時候我們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負麵的事物上並且放大了那些負麵的心情。並且喜歡找對方不愛自己的證據,然後彼此個性都很倔不肯服輸太要麵子。”
女人覺得確實是如此,原來,雙方隻是需要一點點忍讓,一點點包容。男人帶她回顧這初次旅遊的地點,是真的用心了,想起那時候他們在一起還不久,為了讓對方覺得自己好,都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麵。
“還有半個月,如果那瓶子還是半瓶,那麼,親愛的,嫁給我吧!”
女人鑽進男人懷裏……後來他們結婚了,很少再吵架。
世界上沒有合適不合適,隻有珍惜不珍惜,能走到一起本身就是幸福!相愛不是一個人的事,要幸福兩個人就應懂得忍讓,這樣幸福才能長久。
有一老翁,有子媳各三,但一家相處融洽,終年不見狼煙。一日閑聊時,老翁談起與媳婦的相處之道。他舉例說,一次大媳婦煮熬了點湯,先盛一碗給他,並半征詢半內疚道:“剛才我好像放多了鹽,不知您會不會覺得成了點?”阿翁吃了一口,即答:“不會!不會!恰到好處呢!”此後的一次,三媳婦也熬了點湯也給他送去一碗,說:“我一向吃得較為清淡,不知您口感如何?”阿翁喝了一口湯,忙答:“很好很好,正合我的口味。”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
忍讓是通向幸福的鑰匙。家庭中很少有原則性的分歧。這時能以“忍”字為先,裝些糊塗,表示謙讓,矛盾也就煙消雲散了。不然的話,就會激化矛盾。其實,是鹹是淡,好吃難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與人相處時那種和樂的氣氛。
忍讓,能讓家庭和睦;忍讓,使戀人之間相安無事。雖然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我們還是要忍讓,因為忍讓能為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什麼是忍?《說文解字》解釋為“忍,能也”。忍,確實是有能力、有雅量、有修養的表現,它是積極、主動、高姿態的。
【人生絮語】:家,是人生的安樂窩;愛,是人生的避風港。一個家庭想要“家和萬事興”,家庭裏的成員必須相互了解、相互體諒、相互尊重、相互忍讓。
別為感情負累
每個人都向往忠誠甜蜜的愛情,沒有人喜歡虛情假意和不負責任的感情欺騙,花心男女,曆來就受到人們的抨擊和不齒。無論怎樣在愛的名義下“遊刃有餘”,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因為花心往往給對方造成極大的痛苦。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明知道對方拿自己當玩具,已經下定決心要分手,但仍會依依不舍,難以割舍這段所謂的“感情”,有的更是在失戀後糾纏不放。其實是極不明智的選擇。最好的療傷辦法不是糾纏不放,而是快快走出來。不要再為一廂情願的愛情負累,怎樣會讓你機會盡失。
童玲與她的初戀男友呂東是在圖書館認識的,那是多麼美好的一天啊。可是,直到有一次,她發現呂東在一處小樹林裏與另一個女孩擁抱接吻,童玲才如夢方醒。於是,等呂東回來,戰爭就開始了,兩人爭吵不休,最後,童玲在呂東的花言巧語中原諒了他。當然,後來這樣的事情多次發生,每次又和好如初,為此,童玲已經精疲力竭。其實,她心裏知道,這種情況已經嚴重傷害了自己的感情,可是她總是不肯說出分手,因為初戀畢竟是美好的,雖然美得脆弱而蒼白。就這樣,呂東很長時間沒有來電話,直到有一天,電話響起,呂東終於在電話裏說出了分手。童玲知道這段感情已經完了,一時手足無措,心情陷入極度低迷中。
很長時間,童玲都深陷失戀的泥潭無法自拔,很多心儀她的好男孩也不敢接近她,直到現在,童玲也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正愛情。
男人的花心給女性造成了極大的痛苦。然而有的女性明知道對方已經下定決心要分手,但仍會依依不舍,難以割舍這段感情。往往在失戀後糾纏不放前男友。其實最好的療傷辦法不是糾纏不放,而是快快走出來。
的確,在剛分手的那段時間裏,你的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可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但你必須有心理準備,在你看出有分手苗頭時,就應該時刻告訴自己:他隨時會向我提出分手,甚至會羞辱我而顯示他的強大,盡管這些不能避免。但我一定能找一場悲情電影,趁機大哭一場,先把所有的委屈在小經意中釋放,以便當他真的說出堅決如鐵的字眼時,心理上有所緩衝。
失去感情的人,忘記對方對他們來說其實就在於舍與不舍。明明知道,你們的愛情已經是一去不複返了,卻還要讓自己的情感拖泥帶水。依舊傻傻地一個人坐在窗前回憶快樂的日子,一個人聽著音樂想起曾經的美好,一個人坐著公車重溫以前的甜蜜,一個人吃著冰淇淋讓昨日的畫麵一一浮現……就這樣,自己讓無奈、傷感和痛苦做成繭然後自縛,究其原因隻因不舍得忘記。不舍得忘記驚天地泣鬼神的誓言,不舍得忘記耳鬢廝磨的纏綿溫存,不舍得忘記夢牽魂繞的音容笑貌。但是,愛情隻是生活的一部分,沒了愛情還有許多重要的事值得我們去做。愛情是有生命的,當這一段感情經曆了生老病死,該結束時就讓它結束吧。
因此,在享受戀愛的過程中,一定要未雨綢繆,對分手這種事情有了心理準備,當它真的發生了,你的心也會好受一些。也不要對他糾纏不休,一個男人對你提出正式分手,無論你做什麼挽救都是於事無補,還不如當成一段美好的回憶。
當你發現全新的自己時,會發現思維方式也成熟了,你再也不是十幾歲的懵懂女孩。這次分手也是一場蛻變,最終自己會從卑微膽小的毛毛蟲變成無比美麗的蝴蝶。
你也可以采取一些不那麼激烈的方法,例如你可以大吃大喝一頓,把保持身材和計算卡路裏先丟到一邊,這是有科學依據的,人在吃飽後,體內會分泌一種能產生滿足感的化學物質,從而讓你感到不那麼難過。當然,吃多了難免又會為身材發愁了,那最好的辦法就去運動,用運動的方法來發泄自己的情緒是很好的辦法,但要注意避免運動過度造成身體傷害。如果以上的辦法都不能幫助到你,你就的確需要把自己關起來,問自己幾個問題,好好反思一下你們的相處過程中的問題,以免下一次再重蹈覆轍。如:“我是不是太依賴於他,而失去了個性?”“為什麼我的朋友都說我太任性?”“我以後要我的男朋友是不是一定要比他更優秀?”等。
如果失戀的陰影一直圍繞著你,那麼,你需要充實自己來分散注意力,你可以化悲痛為動力,更努力地工作和學習;也可以培養一些興趣和愛好,比如參加各種群體活動,如野營、爬山、蹦極等。
總之,我們不要為一份“死亡”的愛情負累,更不要為毫無意義的失意買單。我們應把眼光放到未來,這樣,我們才有爬起的力量和雄心。才能把機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生絮語】:人們常說,放棄是一種美,人就是在不斷的放棄中成長。舍棄自己的欲望,舍棄不切實際的追求,舍棄一段不舍的感情!
愛別人先愛自己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有兩大使命:一是豐富世界;二是完善世界。用不計較這個武器,可以化解這世界上的一切矛盾。不懂得不計較的人,需要先從自身找原因。
愛情路上注定多有磨難,也許你們感情正有危機。也許你認為情況不會再有好轉而有所懈怠、有所退縮。那麼,在你那顆跳動的心火逐漸熄滅之時,你是否想過自己到底是否能夠坦然麵對呢?你是否真的給過對方機會?
我們常說,愛別人就是愛自己,如果愛遭遇背叛,你會做何反應呢?你可能會大吵大鬧,甚至會一怒之下了斷婚姻;但是懂得坦然的人這時會給愛一次機會,因為歲月的磨礪使人對“愛是恒久的忍耐和仁慈。”有了更深的理解。丈夫或妻子有外遇是所有人心頭最難撫平的痛。不管是真是假,沒有哪個男人或女人願意讓自己原本平靜的夫妻生活無中生有、無風起浪。但已經來了,誰都擋不住。這時候,更要求我們冷靜麵對,坦然麵對。多從自身尋找原因,適度的給雙方減壓,就有可能挽回愛人的心,當然,對於那些惡意的踐踏神聖愛情的出軌行為,我們理當予以譴責和唾棄,我們要說的是正常情況下的感情走神。
然而,婚姻沒有這麼簡單,尤其當婚姻已經變味的時候,如果不及早解決,一直因計較而拖下去,那麼傷痛隻會越來越深。
今年40歲的楊梅,,原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一兒一女繞於膝下,和丈夫高先生經營水產生意。但隨著經濟收入的增加,高先生對生活質量也“講究”起來,常常出沒於娛樂場所。漸漸地,高先生迷失在外麵“精彩”的世界裏,不久他與一個歌廳女郎搭識上了, “一見傾心”,常常借口談生意溜到歌廳女郎那裏鬼混。楊梅察覺此事後,曾規勸過丈夫,但她的好言相勸換來的卻是一頓頓毒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