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雨欲來(1 / 2)

夏日的獅城炎熱而潮濕,即便不時有陣陣海風吹過,大街上仍然人跡寥寥。

當年,鄭和第四次下西洋,返航途徑這裏的時候,因為看管不嚴,木骨都束酋長獻給帝國皇帝的兩頭獅子衝破了獸籠,來到了碼頭上。後來,鄭和下令在碼頭外,也就是擒獲獅子的地方豎立了一座石獅雕像。

從此以後,這座位於馬六甲海峽南端的島嶼,帝國第一塊海外領地有了現在的名字。

與五百年前,鄭和下西洋時相比,當年那座為遠航艦隊提供停靠港灣,隻有不到兩萬人的小城市已經發展成了一座人口超過百萬,擁有船舶建造與修理,鋼鐵冶煉,橡膠生產,化工,紡織等眾多工廠,扼守著南洋與印度洋的交通要道,並且擁有南洋地區最大的深水良港,為帝國海軍南洋艦隊母港的大型海港城市。

港口北麵,淡申水庫南岸,那座由青色花崗岩建造的古堡是獅城曆史最悠久的堡壘。

曆史上,這裏曾經是帝國總督府,現在則是帝國設在獅城的行政中心。

作為帝國的海外行省,獅城擁有“直轄市”的地位。也就是說,獅城由帝國內閣政府直接管理。一般情況下,由帝國內閣內務部的一名副相擔任獅城總督,並且常駐獅城,負責處理當地的行政事務。

成為南洋艦隊母港之後,在總督之外,南洋艦隊司令也具有管轄權。

也就是說,獅城施行的是軍政一體化管理模式,總督負責行政,南洋艦隊司令負責安全與防衛。雖然獅城行政中心,即那座年代久遠的古堡內設有南洋艦隊司令官的辦公室,以及相應的辦公機構,但是一般情況下,艦隊司令都在艦隊司令部,即港口東麵的勿洛處理日常事務,很少到這邊來。

今天卻不一樣,一大早,帝國南洋艦隊司令官江洪波上將就來到了行政中心。

隨同他一起前來的,還有帝國外交大臣馬穎煥,帝國國防大臣陳嗣海,以及帝國海軍總司令陳錦寬元帥。

值得一提的是,陳嗣海與陳錦寬為同族遠房堂親,兩人的直係先祖都是帝國海軍名將陳淵洋,其中陳嗣海為陳淵洋長子陳步渠的後代,陳錦寬則是陳淵洋三子陳步洪的後代。從輩分上算,陳錦寬還是陳嗣海的遠房堂叔呢。從曾祖父那輩開始,陳嗣海這一脈就棄軍從政,祖上有三人出任帝國內閣大臣,其中陳錦洪,也就是陳嗣海的叔父還擔任了帝國內閣次輔。陳錦寬這一脈則一直在海軍中服役,祖上八代中,共誕生了三十四名海軍將領,除他之外,還有五人曾經出任海軍總司令。

毫無疑問,兩個陳氏家族都有著極為顯赫的地位。

帝國外交大臣馬穎煥也不簡單,他是帝國航海先驅馬歡的第二十三代孫,其父馬應斂曾經出任帝國駐美大使,回國後擔任帝國外交部副相。其祖馬定山為“共盟黨”黨魁,差點成為帝國內閣首輔。再往上推,馬家世代從政,並且誕生了十多位著名的外交家。

顯然,馬穎煥同樣具有顯赫的身份,其馬氏家族為帝國最出名的外交家族。

帝國三位身份顯赫的大人物同時來到了獅城,絕不簡單。南洋艦隊司令官辦公室內,江洪波一邊抽著煙,一邊留意著兩位大臣與海軍總司令的神情舉止。

“老吳,你先去處理政務吧,如果有需要,我們會請你過來的!”馬穎煥不動聲色的打破了沉寂。

“我就先出去了!”

坐在江洪波對麵的獅城總督,帝國內務部副相吳敬軒站了起來,向其他四人告辭。

名義上,他是帝國內務部副相,僅比馬穎煥低半級,而且他直接向內務大臣負責,而不向外交大臣負責。可是,吳敬軒知道自己的地位,也知道馬穎煥在內閣中的影響力。說白了,外派的官員與內閣大臣根本不在同一個級別上。

“時間不多了,我們說正事吧。”等到吳敬軒離開後,陳錦寬拉開了話題,“明天就是條約是否續約的最後一天,如果今天的談判不能取得結果,我們將麵臨新的考驗。老馬,你那邊有什麼消息?”

難道還有希望嗎?江洪波暗暗歎了口氣。

馬穎煥微微搖了搖頭,說道:“與以往一樣,日本仍然不肯做出讓步。如果我們不能接受日本開出的條件,恐怕……”

接下來的湖,馬穎煥沒有說出來,意思卻極為明顯。

“也就是說,根本沒有談判的必要。”之前一言不發的陳嗣海開口了,“首輔的意思非常明確,無論如何,我們都不可能接受日本開出的條件。另外,德國,土耳其,以及意大利都明確表示反對,英國的態度也很曖mei,大概隻有美國會站在日本那邊。如此一來,我們更不可能做出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