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湯和竟是背轉身道:“軍令如山,不可妄動。”
吉安候陸仲亨在一旁插言道:“湯將軍所言極是,臨來時元帥吩咐,我等隻許防守。能守住這關川河,不叫元軍東進便是首功一件。切莫因小失大啊。”
龐黑虎氣得猛地一跺腳,走到湯和身側問道:“湯大哥,元兵不過數千人馬,我等就這樣見死不救嗎?”
湯和站在那裏,竟是一言不發。正當眾人無計之時,楊小虎輕輕一笑,抱拳道:“小將一路鞍馬有些累了,就此告辭。”說著不等湯和說話,轉身獨自出了營帳。
楊小虎出了中軍大帳,尋到了自己的戰馬。由鞍勾上摘下鐵槍翻身上馬,接著便催馬向大營正西奔去。剛到寨門前,早有守門兵士攔住去路。
“做什麼的?”兵士年紀甚青,顯然沒見過楊小虎。
楊小虎揚聲道:“我乃右路軍左營偏將楊小虎,奉湯將軍之命出寨公幹,快開寨門。”
兵士冷聲問道:“可有令牌?”原來湯和部軍紀甚嚴,不得將令任何人不得隨意出入大營。這兵士向楊小虎索要令牌,乃是照章辦事。
楊小虎有些不耐,催馬向前便要硬闖。兵士一聲呼哨,一隊巡營隊伍立即向寨門衝了過來。楊小虎心知,若是等那隊巡營兵士將自己圍了,再到湯和哪裏印證一番,自己便有假奉軍令之嫌,按軍法當斬。
在楊小虎心中,義父張大奎便是自己的親人,即是為人義子,當求忠孝節義。
楊小虎再不羅嗦,馬勢不停一路衝到寨門前,那攔路的兵士不及躲閃,竟被楊小虎的烈馬撞了個跟頭。
寨門上套著繩索,楊小虎舉槍便挑。槍頭鋒刃劃過繩索,繩索應聲而斷。身後傳來一片叫喊:“站住,再闖寨門放箭啦。”
楊小虎聞言撥轉馬頭,卻是一臉的煞氣,眾兵將剛剛衝到身前,楊小虎怒吼一聲,回手一鐵槍掃向寨門邊的一根旗杆。隻聞一聲爆響,虎牙戰旗應聲歪倒在地上。眾明軍並將見狀皆是大驚失色,卻是無人再敢上前。
楊小虎望著揚聲道:“眾位,我楊小虎並未刻意違反軍令,我義父為了湯將軍為了大家,獨身一身前往元兵大寨至今未回,身為人子自當奉行孝道。若是眾位執意攔阻,休怪楊某無情。”說著調轉馬頭,挺槍又挑開了寨門。
身後一片喧嘩,卻是沒人放箭。楊小虎縱馬出了寨門,一路向西疾馳而去。
眾明軍兵將皆是交頭接耳。
這個道:“昨晚元兵大營有火光,是他義父所為?”
另一個問:“他義父是哪個?”
帶兵校尉卻是一聲大喝:“關寨門,巡營去。我去稟報湯將軍。”
馬蹄急勁,一路塵煙。楊小虎策馬提槍衝到河邊,當即勒馬止步。望著濤濤關川河,楊小虎傻眼了。如此湍急的河水,義父是怎麼過去的?騎在馬上沿著河邊行了一段,楊小虎突然看到河邊的淺灘上有幾個淺顯的腳印,順著腳印查看竟是直通河裏。若是尋常人,腳印不能如此淺顯,這腳印定是義父所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