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侯爵夫人(2 / 2)

官場之黑暗,大奎卻是深知個中利害。曹氏這件案子,孫東海必然有舞弊之嫌。恰巧大奎路經平陽,這卻危及到了孫東海。一旦案子水落石出,孫東海受到牽連,必然是烏紗不保。大奎在想,如果孫東海來個殺人滅口死無對證,這卻是難辦了。

一遍與在座的鄉紳們吃喝調侃,大奎的心裏一邊琢磨。自己兩眼一抹黑,這件案子該如何處置?

想到安豐,想到七年前。大奎心中不由得猛一激靈,連忙吩咐道:“傳曹氏再來見我。”眾鄉紳不明所以,眼看著侍衛將曹氏再喚了進來。

孫東海也一並跟了進來,以為大奎嫌招待曹氏不周,上前賠笑道:“店家正在打點飯食,大人無需掛懷。”

大奎不耐煩道:“你且坐下,我有話要問曹氏。”孫東海連聲稱是,自到一邊做下不提。

大奎這才轉向馮氏問道:“本官問你,你丈夫是那一年從的軍?以前是做什麼的?叫什麼?現在軍中居何職?”

曹氏見問,這才道:“我丈夫十年以前曾是安豐縣的獵戶,十裏八鄉素有些名望。後來打仗了,我丈夫就帶領各鄉各村的青壯一起加入了紅巾軍抵禦元兵。後來安豐城破,我丈夫便跟著小明王及一位大將軍等一撥人馬殺出城去。再後來聽說他到了江南,跟從了當今皇上的軍隊做了官。”

大奎聞言猶如五雷轟頂,急問道:“他叫什麼?”

曹氏回道:“姓曹名良臣。”大奎聽到曹良臣三個字,猛地站起了身來。

不等馮氏再說,大奎已大步迎上前去,剛要去抓曹氏的手卻想到了男女之嫌。當下拱手作揖,口中言道:“原來是嫂夫人,張大奎這廂有禮了。”說著一揖到底。

如此一來,滿屋子人都呆了。這是唱的那一出?

曹氏受寵若驚,慌忙問道:“大人,您這是為何?”

大奎抬起身來正色道:“本官便是當年的大將軍,良臣大哥卻曾經是本官的屬下。隻是當年困守安豐四年,後來過了江便分道揚鑣,這些年也沒有交往。”說著大奎歎謂道:“這些年嫂夫人受苦了。”

曹氏聽大奎如此一說,頓覺見到了親人。忙問道:“大人,我丈夫現在怎麼樣了?是生是死?”

大奎笑道:“良臣大哥一直跟隨藍玉將軍麾下。當年過江後投了明軍,因戰功升任江淮行省參政。蘭州一戰良辰大哥戰功彪炳,如今皇上封賞有功之臣,良臣大哥已升任山西行省平章,並加封宣寧侯。”

本來坐在一邊的孫東海起先見到大奎對曹氏禮遇有加便自發的站了起來,如今再聽大奎說到人家丈夫是山西行省平章,並且是侯爺。當時腿一軟就要鑽桌子底下去,虧得身旁的人拉了一把才將將站穩。

行省平章政事,正二品,宣寧侯卻是一品之上。一品之上尚有伯、侯、公、王四級。這曹良臣如今正是山西平章,也就是孫東海的頂頭上司的上司。再有侯爵在身,得罪了侯爵後果可想而知,孫東海想不怕也不成了。

大奎笑著轉身對孫東海言道:“孫大人,侯爵夫人的案子你要小心處置。夫人暫且留在平陽,等曹大人到任後,勞煩孫大人派人將夫人送到通州。”

孫東海再次擦了擦汗,這才回身向室內的眾鄉紳道:“今日飲宴就此作罷,各位請回吧。”

眾鄉紳早就見到事情不妙,聞言紛紛告辭。等到眾人退去,孫東海向著曹氏 ‘噗通’一聲跪了下去,隻見孫東海磕頭如搗蒜般求饒道:“下官有眼無珠怠慢了夫人,望夫人饒恕,望夫人饒恕。”

曹氏慌忙問道:“孫大人快起來說話吧。”

孫東海不敢起身,大奎笑道:“夫人大人不計小人過,你就起來吧。”

孫東海抬眼看看馮氏,這才站起身來。

大奎望望滿桌的殘羹剩菜道:“另備酒席,今日本官做東,為嫂夫人接風洗塵。”

孫東海忙道:“若夫人不怪罪,這酒宴還是下官來辦吧。”

曹氏沒敢說話,再去看了看大奎。大奎笑道:“也好,孫大人去辦吧。在夫人用完午宴之前,你要把案子結了。本官若不滿意,絕不輕嬈。”

“是是是,下官這就去辦這就去辦……。”孫東海雞啄米一般的應承著,倒退著出了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