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定西大捷(2 / 2)

卻說蘭州城內,大奎整日裏與楊小虎等人耍槍弄棒研習武藝。東崗石城有孟歌及區大錘帶兵鎮守,料來不會有事。東崗石城內雖然隻有一千兵士,但城高牆厚就算十萬大軍來攻也需耗費幾個時辰。

大奎不相信擴廓帖木兒能在後有追兵的情況下攻城,到時隻怕攻城的元兵還沒登上城牆,城下就會與元帥徐達率領的明軍打成一鍋粥。

楊小虎的槍法大有進步,每招使來中規中矩沉穩有力。隻需假以時日,將這些招式熟練成巧,便可有所小成。父子二人一個悉心教導,一個刻苦習練,不知不覺已近午時。

突然門外兵士來報:東崗石城燃起烽火。

大奎聞言大喜,向楊小虎交代道:“在家勤練武藝,為父有事要出門一趟。”楊小虎雖是不明所以,但仍是遵照吩咐老老實實呆在院中,眼看著義父急匆匆出門而去。

大奎換了甲胄提了镔鐵烏龍槍,出門後翻鞍上馬便直奔東門,東門處一千精騎早已整裝待發。城門開啟,大奎一馬當先衝出蘭州城,身後一千明軍騎兵緊隨其後蹄聲隆隆一路向北絕塵而去。

由沈兒峪臨行時,徐達元帥曾授計曰:“兩萬精騎馳援蘭州目的有三,一為加固城防,二為試探元軍虛實,三為斷其後路。”而此刻大奎要做的便是去斷其後路。

沈兒峪大戰,數十萬人絞殺在一起,戰場綿延數十裏,遍地烽火處處狼煙。東崗石城居高望遠早早看得真切,故此按大奎約定的訊號燃放狼煙。大奎見了狼煙心知大局已定,自己所要做的便是截殺元軍敗兵。

縱觀大明軍中,能與擴廓帖木兒戰陣中一較高下的也隻有張大奎一人,故此徐達方才作此安排。

草木逢春,清風暖陽。大奎率軍一路馳騁,很快趕到了黃河岸邊,接下來便沿著黃河一路向東巡查,不知不覺竟到了一處村鎮。黃河之水濁浪滔滔,唯獨在此地有一小股支流,水勢和緩繞村而過。

大奎號令全軍止步,轉頭問道:“此地是什麼去處?”

軍中向導上前道:“此地名為小河灣,此村以河為名就叫小河村。”

大奎點點頭,望著村中炊煙嫋嫋,當下吩咐道:“全軍在此待命,本官親自入村查探一番。”一千兵將就此下馬,原地歇息。大奎隻帶了兩名侍衛便向小河村行去,進了村隨便找了戶人家詢問,竟是沒有絲毫元軍的消息。

謝過這家百姓,大奎又帶著兩名侍衛出了村,回到兵將們歇息處大奎犯了愁。帶兵的千戶上前問道:“大人,這一路來不見元兵蹤影,接下來我們該何去何從?”

大奎摘下頭盔,千總忙吩咐人搬來一塊石頭請大奎落座。又有人遞上水袋,大奎喝了口水這才道:“元軍新敗,倉促間不可能尋到數量眾多的渡船,故此需尋覓水勢和緩處,本官料定元軍敗兵必由此地渡河。我們再沿著河邊走一程,若是仍不見元軍蹤影便回到此地守株待兔。”圍在身周的將士們紛紛點頭稱是。

一千人馬就在原地埋鍋造飯,隻歇了小半個時辰便再次上路向東巡查去了。

再說擴廓帖木兒殺出明軍包圍,帶著不足一千人馬一路向北奔逃,將到黃河邊時便折轉向西。十餘萬大軍竟隻逃出了不足一千人馬,此刻擴廓帖木兒心中憤恨交織難以名狀。他要趕到對岸,因為自己的愛妻還在白塔山等著自己。建城之初,白塔山上的白塔寺便是擴廓帖木兒經常去的地方。因為他要給有了身孕的愛妻祈福,愛妻毛氏是擴廓帖木兒這一生中唯一深愛的女人。

白塔寺外尚有一處別院,環境清幽雅致。擴廓帖木兒便將愛妻安置在此別院中,並有貼身丫鬟仆從數十人伺候在側。山下石城被明軍攻破,也不知現在愛妻如何了?想到這裏擴廓帖木兒更是心急如焚。

接連三日三夜的搏命廝殺,擴廓帖木兒及手下兵將逃到這裏已是人困馬乏。但後有追兵前有黃河,需找尋渡船方能逃出生天。正當擴廓帖木兒愁眉不展的時候,卻見到一彪明軍人馬迎麵而來。策馬走在前麵的人似曾相識,擴廓帖木兒思慮片刻猛然記了起來:此人是張大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