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奔行一段,身後必會射出致命的一箭。大奎每每全力躲閃,卻拉近了追兵的距離。再看四下地勢,已過了丘陵地段,但卻仍不見明軍動靜。大奎心中一驚,出了什麼事?正自狐疑間,奔行中右腿竟是刻骨般一疼,大奎右腿竟然吃了一箭。
這一箭由小腿後射入,力道雖是不大,但卻讓大奎身形一滯。大奎心中歎息一聲:‘吾命休矣,但即便是死,也不能讓元兵輕易抓到自己’。大奎心中如此想,竟是帶著腿上的箭一路直奔最後一道陡坡。
傲敦策馬狂奔中,眼見前麵奔行中的大奎腿上中箭,頓時大聲呼和:“活捉明軍大將,賞赤金百兩。衝啊。”這一聲呼和,引得眾元兵嗷嗷直叫,便似見了血的一群餓狼般,向著帶傷的大奎揚鞭催馬追了過去。
大奎幾個縱躍已上到坡頂,帶傷後這一氣狂奔,腿上傷口竟是血流如注淋漓一路。上到坡頂見到土坡另一麵的景致,大奎隻覺身子一軟隨即撲倒在地,就此不省人事。
傲敦遠遠看到大奎倒在了坡頂,不僅興奮地連連呼號,竟是一馬當先衝上陡坡。身後近千元兵緊隨其後向陡坡衝了過去。
誰知元軍大隊人馬剛剛衝到一半,坡頂上猛然響起一片喊殺聲。
傲敦聞聽這動靜,急忙勒馬止步並揚聲喝道:“撤兵,有埋伏。”話音沒落,隻聽耳畔生風,眼前已是亂箭襲來。傲敦伸手摘盾護在頭頂,連忙撥馬後撤。身旁元軍將士卻紛紛中箭落馬,頃刻間死傷慘重。
明軍任由元兵撤退,卻不追擊。傲敦帶兵逃了一程,回頭來看。那陡坡上光禿禿一片,卻是人影都不見一個。
大奎悠悠醒轉,腿上一暖。隻見楊小虎手持白帛正給大奎捂著傷處,楊小虎雙目含淚竟是咬牙忍著不哭。
大奎環目一看,身旁除了康茂才,還有一眾明軍兵士。見到明軍,大奎心中稍安,但轉瞬覺察到不對,連忙問道:“此行我軍有多少人?”
康茂才歎了口氣,楊小虎這才狠狠道:“副將孫遷不肯發兵,此行隻有親衛隊兩百人。”
大奎聞言不由震怒:“孫遷敢抗命?”
康茂才幽幽一歎道:“朝廷來人了,孫遷又升為了前鋒軍大將軍。”
聽聞此言,大奎猶如五雷轟頂,不僅開口喝問:“他是大將軍,那我是什麼?”
康茂才隻得實言道:“太祖皇上下詔,將軍您官拜太子太保,中書省左都禦史兼濟州太守。”說完對屬下兵士吩咐道:“速速保護張大人先行撤離此地。”
這下倒好,康茂才對大奎的稱呼都改了。
大奎聞言不禁揚聲喝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敵寇就在眼前,難道要我張大奎臨陣退縮不成?”
楊小虎小心的抱著大奎的一條腿,卻是一言不發。康茂才無奈之下隻得勸道:“將軍有所不知,我本要提兵前來,並向孫遷將軍說及了擬定計劃,誰知孫遷說我不在其位勿謀其政,竟是不肯發兵。大人眼前的這些將士都是我從前的部下,此行我已違抗軍令。”
康茂才說著爬上坡頂小心的看了一下,不禁大驚道:“大人快走,元兵尚在一箭之地外。若是遲了怕走不脫了。”說罷,也不等大奎反應,吩咐手下兵士駕胳膊的架胳膊,抬腿的抬腿,抬著大奎便走。
大奎心中雖恨,但卻無法可施。隻能忍著痛上了備好的戰馬,楊小虎與康茂才隻帶少量兵士殿後,兩百兵士護持著大奎緩緩西行而去。
傲敦向著陡坡凝視良久不見動靜,這才細細觀察剛剛敗退的地方,發覺手下傷亡兵將僅僅不足百人,由此可見明軍人數必然不多。
想到這裏傲敦當即高聲下令:“明軍人數不多,全軍聽令。與我衝上土坡,生擒明軍大將。衝啊。”一聲喝畢,當先提刀策馬衝殺在前。其手下兵將見狀,剛剛消散的鬥誌瞬間高漲,齊聲呼和縱馬緊隨傲敦身後,向著陡坡再次衝了過來,其聲勢比之剛才猶有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