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遷看了看道:“此刻元兵隻守不戰,城上兵士懈怠,隻不過一千多兵士。可一旦我軍大舉攻城,城下便會有元兵上城抵禦。”
大奎輕輕一笑,續問道:“城牆上便全是元兵,能站多少人?”
孫遷細細看了看,這才道:“少說能站八千人。”
大奎又問:“五萬對八千,幾成勝算?”
孫遷聞言不禁大驚失色,忙問道:“大將軍是想憑我們五萬兵馬強攻蘭州城?”見到大奎微笑不語,孫遷忙道:“大將軍可知曉,就算城上隻有八千元兵,但其居高臨下,又有長弓硬弩火炮助陣。我軍即便功上城去也勢必傷亡慘重,弄不好要大傷元氣的。”
大奎對孫遷的話笑而不答,回身揚聲道:“傳我將令,三軍營前集結,準備攻城。”
眾將聞言各自相顧失色,但將領已出,眾將卻不得不從。
初冬午時,暖陽普照大地。蘭州城下明軍列陣於營寨前,整整齊齊的四個萬人步兵方隊一字排開,前麵是一個騎兵萬人方隊。
大奎紅袍金甲安坐於棗紅駿馬之上,望著屬下的五萬精兵,良久才揚聲喝道:“將士們!”這一聲大奎氣灌丹田聲傳極遠。
“蘭州城就在身後,建功之時就在今天。慶陽一戰我前鋒軍出戰不利,今天我帶你們抹去恥辱。”大奎說著抬腿從鞍勾上摘下鐵槍,振臂高呼道:“光複蘭州,一戰揚名!”
誰知大奎一廂情願的高喊了三聲,五萬兵士竟是鴉雀無聲一片死寂。
大奎見狀卻並不惱怒,隻是喊了一聲:“楊小虎,打頭陣。”
陣中楊小虎高聲應道:“謹遵將令。”說罷手上鐵槍一擺高聲喝道:“第一梯隊,攻城。”
楊小虎屬下一千兒郎扛著數百架雲梯呐喊著越眾而出,直向蘭州城牆衝去。
蘭州城上元兵見狀不僅個個笑破了肚子,一千人馬扛著雲梯來取蘭州城?
直到楊小虎帶著兵士將雲梯架上了城牆,元兵也隻放了一輪羽箭。雲梯下近百名明軍兵士中箭倒地,但其餘人依然死抱著雲梯誓死不退。這一千人馬是大奎由湯和哪裏借來的,乃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兵。
大奎依然立馬陣前,望著五萬將士再次高呼一聲:“光複蘭州,一戰揚名!”話聲一落撥轉馬頭,雙腳一磕馬腹,竟是策馬揚鞭衝向蘭州城牆。
五萬明軍都傻了,身為主將身先士卒去攻城?大奎的這一舉動竟是惹得群情激奮,孫遷還在猶豫中,一名校尉早已越眾而出,拔出腰刀高呼一聲:“光複蘭州,一戰揚名!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明軍士氣猛然高漲,五萬將士齊聲呐喊:“光複蘭州,一戰揚名!殺。”接著五個方陣齊頭並進,明軍將士們嘶吼著高舉兵器殺向蘭州城。
城上元兵大驚失色之下,如潮水般的五萬明軍已蜂擁到了城下。
大奎一馬當下奔到城牆根,在馬上縱身而起撲向一架雲梯,身形不停。遠遠隻見大奎健步如飛衝到了城牆一半。
“嗚嗚”報警的號角響起,城上守城的一千餘元兵開弓放箭,一時間矢箭如蝗射下城頭。城下明軍剛剛衝到城根,箭雨撒過明軍立時撲倒一片。
大奎正向城上攀爬,由於身著將軍甲胄,自然引得元兵格外的照顧,大奎離城頭尚有三五丈時,數十隻長箭帶著厲嘯已射到身前。在此危急關頭,大奎伸手一扯鬥篷,抖手使個‘袖裏乾坤 ’,火紅的鬥篷無風鼓動,數十隻長箭已盡數囊括其中。
就在放箭的元兵目瞪口呆之際,大奎已上衝數步翻身進了城牆內。
狹路相逢勇者勝,大奎一進城牆,手上長槍便已抖手刺出數點寒芒。槍如遊龍身似猛虎,剛剛近身的數名元兵還未出招,已是喉頭噴血撲倒在地。
大奎一招得手,再不遲疑。奮不顧身隻向右側殺去。那裏有一門城防炮,一旦炮響勢必要給明軍造成大批傷亡。五萬明軍隻攻打一麵城牆,城下的明軍人山人海,這一炮下去威勢可想而知。
大奎猛衝間,鐵槍舞起恍若車輪一般,或掃或砸。所經之處元兵慘嚎連連屍橫遍地。就在大奎與元兵廝殺間,城上“轟轟”“ 轟轟”炮聲連響。炮彈在城下開花,一時間城下明軍血肉橫飛死傷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