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五族連心(2 / 2)

大奎由馬鞍的鞍囊中取出一個包袱來,走回到桌前。孟歌望著大奎的舉動,心中倒是有些不解其意。等大奎打開包袱之時,孟歌不禁兩眼發直。

包袱內竟是厚厚的一大摞銀票,最上麵的一張銀票清楚的印著‘天成亨’一千兩的字樣。孟歌不禁又翻了幾張,分別是‘寶豐隆’‘三晉源’‘存義公’‘彙源永’‘合盛元’ ‘錦生潤’‘大德玉’等等十餘家錢莊票號的銀票,每張銀票最低的一千兩,最多的一萬兩。況且這些錢莊票號遍布江南各地,孟歌實在想不到大奎是如何弄來了這一大包的銀票,這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在孟歌驚駭的目光中,大奎又將包袱收攏係好放回原處,回過身來,大奎才道:“這些銀票總值八百萬兩左右,我覺得此次攻城的花費應該夠了。”

孟歌不禁咽了口唾沫,心說:這些銀子,買下一座城也夠了……。

次日未及午時,各寨頭人相繼到來,其中有彝族,仡佬族,水族,白族這四族的大寨頭人,如今盤步已是瑤族頭人,故此五族聚齊。

大奎在正堂落座,孟歌抱著一個錦緞包袱站在身邊,各寨頭人分坐兩班。既然是五族已到,大奎也就不再耽擱時辰,向盤步示意道:“可以開始了。”大奎之所以先示意盤步,是因為盤步是瑤族的頭人,也是這次大會的發起者。

盤步整了整頭巾站起身來道:“此次召集各寨頭人前來,所為的便是一樁大事。”此言一出,其餘四寨頭人不僅相互交頭接耳。但隨後有人向盤步問道:“盤步,有什麼大事啊?”

盤步被問得一愣,卻又不好直說是去攻打順元城,隻好向大奎投去求助的目光。

大奎見狀隻得插言道:“還是由本官來說吧。”說著清了清喉嚨,這才續道:“本官乃是江南通政使張大奎……。”

話音一落,除盤步外的四寨頭領皆是齊齊站起身來向著大奎拱手施禮。

彝族頭人隴讚阿期開口道:“昔年順元大荒,承蒙張大人援手開倉放糧,才免去了順元生靈塗炭。隴讚阿期代表彝族父老,謝過張大人。”說著竟帶領其餘三寨的頭人屈膝跪倒,盤步見到此等情景,自也不能例外,走到隴讚阿期身邊向著大奎跪了下去。

大奎見狀連忙上前相扶,待到眾人起身,大奎才語重心長的道:“救民於水火是本官義不容辭的責任,張某怎能受各寨頭人如此大禮。”

隴讚阿期揚聲道:“大人說吧,要我們做什麼?”

大奎看這隴讚阿期年齡不過二十出頭,卻很是有些氣魄。曾聽盤步所言他是貴州彝族默部德施氏勿阿納四十六世孫,按說既是彝族的王子。因此大奎對這隴讚阿期卻是另眼相看。

大奎當下也不隱瞞,直言道:“本官要向眾位頭人借兵。”這句話說出來,自然又是引起一陣議論。

大奎雙手虛按以示安靜,揚聲道:“眾位頭人稍安勿躁。”等到眾人靜下來,大奎方續道:“自元庭稱霸大江南北,各族民生凋敝苦不堪言。他們強取豪奪欺壓民眾,其中心酸想必各位周知。”見到各寨頭人點頭讚同,大奎這才又道:“我等若不奮起抵抗,何日方能擺脫魔掌?”說著,大奎指著盤步聲色俱厲道:“瑤家人素來勤耕務農與人為善,但元庭何曾給他們安居樂業的機會?你們還記得昔年的順元大荒?你們餓殍遍野的時候,元庭何曾給過你們一粒糧食?……”

大奎有根有據,說的頭頭是道,各寨首領皆是聽得義憤填膺。盤步首先站出來喝道:“我們瑤家人誓死追隨張大人。”喊完這句話,盤步轉過頭去問隴讚阿期道:“你若還當我是兄弟,就跟我一起去打蒙古韃子。”

隴讚阿期正是血氣方剛之年,聞言向前一步道:“我隴讚阿期不會讓兄弟一族去冒險,是水是火我們彝瑤兩家一起趟了。”話音未落,其餘三族的頭人也都走上前來喝道:“還有我們。”

大奎見到事情已成,不禁心中大喜。

隴讚阿期幾人相繼轉過身來看著大奎,隴讚阿期問道:“張大人,你說要去打元兵,這裏最近的元兵就是順元城,你難道想打順元城?”

大奎哈哈笑道:“正是順元城。”

隴讚阿期不禁大驚道:“順元城內的元兵足有數萬,我們去了無異於雞蛋碰石頭啊。”

大奎輕輕一笑道:“有心算無心,焉能不勝?”

隨後大家各自落座,大奎與眾頭人開始細細商議攻城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