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有勞呂姑娘了,前路坎坷呂姑娘請回吧,莫要忘記替本官向呂寨主致謝。”王西元在馬上向呂冰燕抱拳致謝,呂冰燕也是抱拳回禮。
“王大人一路走好,小女子告退。”呂冰燕說著左手屈指作哨,一聲呼哨下百餘名壯兵齊齊調轉馬頭,準備與呂冰燕一道回返。
正當此時,遠遠望見正西方向由山巒峽穀間奔出一彪人馬,看人數足有數千人。前麵是近千的騎兵,其後是步卒。看裝扮卻是蠻族,這突如其來的人馬,讓安撫使王大人一陣心悸,連同身後押送車馬隊伍的兵士,也都恐慌起來。
呂冰燕正要帶兵回程,此番突遭變故,她卻是不好現在就走。見狀又帶著百餘壯兵再次撥轉馬頭趕到隊伍前麵,意思很明顯是要護衛身後的車馬隊伍。
大奎恨慚愧,他這位神威大將軍尚未出手,倒叫一介女流挺身而出,於情於理都是說不通的。由於天氣太熱,大奎身上隻著了一件短袖汗衫,裏麵穿著天蠶寶甲。如此穿著雖是涼快,卻如何能出陣作戰?
還好身後的馬車上,自己的衣袍甲胄兵器樣樣齊全,大奎趕忙回馬去換衣甲。哪成想卻是來不及了,對麵衝來的兵馬其勢甚猛,大奎剛剛穿上官袍,人家的騎兵便到了車馬隊伍一箭之地。
孟歌盤步見狀也不等吩咐,下馬來幫著大奎穿衣套甲。還不等收拾利落了,五六百人護衛的車馬隊伍已經被人家圍了個結實。
呂冰燕雙刀在手,身後壯兵雁翅排開,一副劍拔弩張之態。
“你們是什麼人?膽敢攔擋朝廷安撫使的車駕?”呂冰燕柳眉倒豎,揚聲質問。
對麵陣營中馳出一匹健馬,馬上之人對襟黑褂黑巾包頭,生的怒眉環眼一臉虯髯。手上兩柄大砍刀,形似兩塊小號的門板一般。
大奎此刻正在著急忙活的穿靴子,期間隨意的向隊伍前麵看了一眼,見那手持兩把大砍刀的家夥很是不善,便向孟歌問道:“那是什麼人?”
孟歌也看了一眼,隨口道:“看樣子是苗人。”一邊說著一邊替大奎將紫金獸麵鎧的肩甲綁紮利落。
苗族起源於黃帝時期的‘九黎’,堯舜時期的‘三苗’。‘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在黃河中下遊的一個部落。後與黃帝部落發生戰爭,失敗後退入長江中下遊,形成‘三苗’部落。在四千年前,以堯、舜、禹為首的北方華夏部落與‘三苗’發生戰爭,‘三苗’被擊敗。從此,‘三苗’部落分崩離析。
‘三苗’失敗後,一部分被驅逐到‘三危’,即今陝甘交界地帶,後又離開‘三危’向東南遷徙,經過很長時間逐步進入今川南、滇東北、黔西北等地,形成後來西部方言的苗族;留在長江中下遊和中原的‘三苗’後裔,其先進的部分逐漸與華夏漢族融合。其發展較慢的部分,商周時被統稱為‘南蠻’,居住漢水中下遊的,被稱為‘荊楚蠻夷’。後來,荊楚蠻中先進部分逐浙發展成為楚族,建立楚國;後進的部分,繼續遷入今黔、湘、桂、川、鄂、豫諸省毗連的山區,成為今日東部、中部方言苗族的先民。
這帶兵前來的苗人卻不知是那個苗寨的。
呂冰燕此刻正與那苗人爭執,離得遠了也不知他們在吵什麼。大奎並不急,即使爭吵也無妨,人家若是有意相害,這一千多騎兵隻需一個衝鋒便會將己方的數百人馬殺散。也就不會如此刻般的羅裏吧嗦了。
大奎穿戴整齊後,翻身上馬右手持镔鐵烏龍槍挽個槍花,鐵槍帶風威勢不減當年。
紅雲蹄聲踏踏走到前隊,看到那苗人仍在與呂冰燕爭吵,大奎心中不耐揚聲喝道:“何人如此大膽?敢擋本將軍虎威?”這一嗓子頗具威勢,眾壯兵紛紛讓出一條路來,大奎策馬緩緩來到呂冰燕身邊,與呂冰燕比肩而立。
“呂姑娘,什麼事啊?大呼小叫的。”大奎一臉的不屑,斜眼看著對麵的苗人。
呂冰燕此刻氣的粉臉通紅,對大奎說道:“這些苗人讓我們交出財寶,不然就將我們趕盡殺絕。”呂冰燕一直敵視著對麵的苗人,絲毫沒注意大奎此刻已是換了一身裝扮。
大奎故意幹咳一聲,這才道:“好大的膽子,有本官在呂姑娘不要害怕。”
呂冰燕聞言看了大奎一眼,不禁驚得花容失色。大奎一身火紅手持鐵槍,與座下寶馬紅雲兩相映襯,直如神威天降的戰神一般。壯家人崇尚英雄,大奎這一身打扮很有些英雄蓋世的味道,也難怪呂冰燕會有些眼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