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疾奔,大奎來到了司馬炎藏身之處,卻是不見司馬炎的蹤影。扛在肩頭的那個美人卻是不住的踢打,但大奎的臂膀便如鐵箍一般,這美人哪裏能逃得脫。不見了司馬炎,大奎心中不由有些著急。向著象鼻山的方向又追了數裏仍是不見蹤影,最後大奎沒辦法隻得將美人放在地上。
“你回去吧,我跟你耍笑的,嗬嗬嗬嗬。”大奎傻笑道敷衍道。
美人杏目圓睜,怒聲喝問:“你是什麼人?竟敢將我強擄來。”
大奎思慮片刻才道:“我是由江浙來的,我叫張小奎。”頓了一頓大奎不禁問道:“還不知你叫什麼啊?”
美人聞言笑道道:“本姑娘叫什麼你還不配知道,張小奎,你等著,我會去找你的。”說完蠻腰一扭自行回轉山寨去了。
大奎事到如今隻有暗自苦笑,見到那美人走遠了,這才獨自回轉象鼻山。
回到營寨後,大奎便向當地百姓打聽壯家人的事情,一問才知壯家大寨中舉行的是祭神大會,祭拜的卻是英雄神卜伯與莫一大王。
卜伯,漢文也記為布伯,是壯族戰神的象征。傳說:祖神布洛陀死後,人們推選卜伯成為中界,即人界的領袖。有一年天下大旱,人們設壇祈天下雨,但是管水的雷王因怪人間不供他,就把天上的水封起來,想渴死人間百姓。卜伯就上天找雷王算帳,把雷王給抓起來,限他三日內下雨。雷王敵不過卜伯,假意答應他的要求。等卜伯一離開,雷王非旦不下雨,還想劈死卜伯。卜伯於是設計了很多計謀,再次把雷王給抓了起來並用雞罩把雷王給罩住。狡猾的雷王趁著卜伯上街買鹽買缸準備煮雷王,就引誘看管他的兩個孩子給水給他喝,雷王喝到水後恢複了力量。他逃跑時給那兄妹倆一顆牙齒,叫他們拿去種,兄妹倆種出個大葫蘆來。雷王一到天上就打雷下雨,把天地都淹沒了,雷王還叫他的弟弟——龍王把坐在竹排上的人都淹死了。卜伯坐在木碓上和雷王、龍王鬥起來。最後卜伯被淹死了,天下人都被大水淹死了,隻有放雷王逃跑的兄妹倆因為坐到葫蘆中才幸免以難。後來兄妹成婚,長出一個象磨刀石一樣的怪胎來,於是用刀把怪胎砍成碎塊,這些肉塊化成千千萬萬的人,不同的肉塊丟到不同地方,就變成不同的民族,人類才又繁殖起來。卜伯的傳說在壯族地區有很多傳唱的長詩,盡管內容各異,卻都集中表現了壯族先民不畏自然敢於和自然作鬥爭的精神。
莫一大王,或稱白馬英雄。壯族神話中抗擊中央王朝統治的英雄人物。傳說莫一的父親是一隻神牛,因壯語稱黃牛為“莫”,故以莫為姓。父親給他一顆寶珠,吞下肚便有無限的神力。他能在藤條上跑馬,拋出頭帕變成天橋,用神鞭能趕石山移動。皇帝怕他造反,給他到京城當官,但他有騰雲鞭,晚上常回家睡覺。後來妻子懷孕,母親說媳婦不貞,媳婦便在半夜偷他一隻靴子做證據。莫一第二天飛天上朝,發現一隻靴子不見,便在半路降下雲頭,用泥巴做隻靴。這時太陽升起,莫一怕趕不上朝會,便用手一揮,太陽又落下東山。皇帝見太陽出山又降下,便命國師用照妖鏡觀看,發現朝中有妖人,便要抓莫一。莫一隻得逃回家。皇帝隨後派兵馬征剿,莫一寡不敵眾,被擒遭斬。莫一的頭飛向天空發出狂笑,嚇退皇兵。莫一家種有竹林,竹節藏有兵馬,皇帝派人砍伐竹林,血流成河。莫一死後,其頭腐爛,化作群蜂飛往京城,把皇帝朝官螯傷。在土司時代,許多土司大姓都把莫一大王當作自己的祖神。南部壯族地區的壯族,還把故事的主人公當作是儂智高或岑遜王。在廣西行省西北部的壯族聚居區,還建有莫一大王廟。
至此大奎才知道,原來那壯族大寨的寨主卻是借著祭拜英雄神的時候,為女兒舉行了旨在招親的擂台比武。但令大奎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何卻不見了司馬炎?在兩人約定的地點連兩人騎去的馬匹也不見了蹤影。
經過一天一夜的休息,隊伍及車馬已整裝待發。隻是少了兩匹健馬,卻是有些失體統。那兩匹馬是軍馬,雖然在大奎眼裏不算什麼,但在軍中卻是一件大事。軍規中有明文規條,騎兵馬匹豢養不善者,斬立決。
大奎與司馬炎出發時,是大奎向營寨中的騎兵借的。此番丟了馬匹,大奎也覺得有些頭疼,畢竟這是大奎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