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大明風雲榜(2 / 2)

大奎恭維笑道:“若論智謀,當屬湯大哥為最了吧?”

湯和正喝茶,聞言擺擺手道:“不對不對,劉伯溫丞相文韜武略堪比商周薑太公三國諸葛孔明!湯某的智計不過滄海一粟耳。”許是口渴,湯和再次端了杯子喝茶。

大奎不禁問道:“我也曾上朝,為何不見其人啊?”說著撓撓頭,百思不得其解。

湯和笑道:“吳王特許,非重大朝會,劉丞相不必上朝。”

大奎這才明白,原來有本事的人都有吳王特許啊,比方說自己!哇哈哈。

湯和頓了頓又道:“還有一人須得跟賢弟說說,此人姓宋名濂,號‘玄真遁叟’。浦江人(今浙江義烏),此人儒學道學諸子百家無一不精,文人學子皆奉其為‘太史公’。據說其人學通古今,才高八鬥。吳王尊稱其為百官文臣之首!”

大奎聽到這裏不禁暗暗咋舌,大明人才濟濟卻真不是胡吹大氣的。

常遇春不禁皺眉道:“當今元庭也是藏龍臥虎啊。”說罷長歎一口氣。

大奎聞言深有同感,當年護送小明王殺出安豐時,遇到的那個王保保便是武藝精絕之人,若不是自己使詐打殺他的坐騎,才就此脫身。不然當時便會被王保保手下的數千精騎困死在安豐城外。想到王保保的數千精騎,大奎不禁神往。

那些騎兵雖是人數不多,隻有區區數千之眾,但個個武藝高強。一經戰陣互相間協同防守進攻,這等精兵卻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練就;

湯和續言道:“元庭丞相脫脫阿魯圖亦是深謀多智之人,另有察罕鐵木兒,哱羅帖木兒,李思齊,張士誠,賈魯,段功等大將也都不是泛泛之輩。如今這些人分別據守江北各地,我大明軍要想渡江北伐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事的。”

見到大奎出神,常遇春不禁問道:“大奎兄弟在想什麼?”

大奎見問,便實言道:“元兵中有一員小將,日後兩位大哥見到可要當心。他叫王保保,因為當時相見是夜晚,所以也看不清到底他多大。不過年紀約有二十五六歲上下,他是元將察罕鐵木兒的義子。”

常遇春嗬嗬笑道:“一個乳臭味幹的黃毛小子有何懼哉?”

大奎肅容道:“其人年紀雖小,武藝卻不下於你我,尤其他手下的五六千人馬卻是個個武藝高強不容小窺啊。”

湯和聞言一驚,不禁問道:“元軍中還有此等能人?”大奎鄭重其事的點點頭。

湯和沉吟道:“如此說來此事倒是非常棘手!”大奎忙問緣故,湯和這才道:“吳王勵精圖治正準備整軍北伐,已早早派出眼線遍布江北各地打探,現在對於江北元庭中文臣武將的實情雖不能說事無巨細一一詳知,卻也是打探的十之八九。似兄弟所說倒是聞所未聞,此事需稟報徐達元帥知曉。”

大奎點頭道:“恩,如是趁我軍不備突然殺出一隻強軍,卻是會令我軍損失慘重。

湯和起身道:“事不宜遲,我這便去求見徐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