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為黎民做官(2 / 2)

大奎說著向觀內走去,眼看門旁古鬆依然如舊,蜿蜒蒼翠枝繁葉茂。

大奎到了靈智上人精舍門前,躬身道:“師父,弟子來看你了。”靈智上人的聲音由室內傳出:“進來吧。”大奎依言推門進入室內,反手關了房門。轉身走上靠牆的蒲團,一撩袍服盤膝而坐。

靈智上人扶須笑道:“你的際遇為師已猜的八九分,你所來可是為解心中疑惑?”大奎點頭道:“還望師父教我。”靈智上人道:“你由江北而來江南之際已是名滿天下,吳王招賢納士自不會錯過你,如你不被其所用吳王必殺之。”

靈智上人頓了頓又道:“為師當初叫你下山,一是叫你曆練,二便是叫你有此際遇。以貧苦之身可看透世間百態體恤民情,有此官位方可盡你所能造福百姓。”

大奎點頭道:“師父所言極是。”但轉瞬問道:“師父,弟子有一事不解。弟子喬裝去了貴州行省順元城一趟,那裏遭了蝗災。十餘萬百姓受災,如今餓殍遍野苦不堪言,如此大事為何吳王置之不理?弟子該怎麼做?”

靈智上人嗬嗬一笑道:“為師為方外之人,本無心俗世,然出家人慈悲為懷,不忍生靈塗炭。吳王已盡取江南各地,當下屯兵號稱百萬。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了出師北伐必窮盡江南之力而為後援。你看到百姓受災心中不忍,必在江南富庶之地征糧。如此一來便與吳王南轅北轍。”

大奎點頭問道:“請師父為弟子指點迷經。”靈智上人道:“為君者江山第一。你即為官,當心中有個方向。你是為百姓做官還是為君王做官?”大奎絲毫不作他想道:“大奎為百姓做官。”

靈智上人道:“恩,為師估計那順元城應該糧秣充足,但要接濟十餘萬百姓卻不能夠。因此吳王便會在順元城布下一顆棋子,一旦民變隻需將棋子拔除開倉放糧,民變自會消除。此計為緩兵之計,就要看百姓能挨多久了。”

大奎恍然大悟,還要再問。靈智上人舉手打斷大奎道:“以後凡事自己多思量,為師陽壽將盡不會再給你一一解惑。切記你今日之言,你是為百姓做官。你去吧…。”說完,靈智上人閉目入定,再不理會大奎。

大奎聞聽師父如此說,心中悲痛萬分。雙目淚光盈盈,鄭重的給師父磕了三個頭站起身走出房門。

秋風瑟瑟中已是黃昏,大奎走出師父院外到了自己的臥房。取了紫金獸麵鎧及皮囊用布包了提在手上,又在門後提了镔鐵烏龍槍出了門到了客室。楊小虎正在與慧清攀談,見到大奎進來便站起了身。

大奎道:“俺還有要事,紅雲在哪裏?”慧清道:“紅雲在偏院的馬廄裏,你走後我師父特意給紅雲搭了個馬棚。”大奎問道:“俺怎麼沒見到四位師兄啊,他們去哪裏了?”慧清道:“他們受師祖之命各自帶著徒弟下山遊曆了,現在山上隻有我和師祖在。”

大奎不由想到,師父算準了陽壽將盡,才故意遣散門下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