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故人之子(2 / 2)

大奎笑笑對夥計道:“拿手好菜上一桌,十五個饅頭。恩,再來一斤花雕吧。”夥計唱一聲諾,轉身下樓了。

在等菜的時候,大奎問道:“你家裏還有什麼人啊?”楊小虎眼圈紅了,低聲道:“沒有了,我爹以前是江北紅巾軍的偏將,後來在安豐戰死了。我娘帶著我逃到了江南,後來也病死了,我無依無靠的為了混口吃的才投了軍。”說著竟流下淚來。

大奎聽聞楊小虎的父親是江北紅巾軍,不由大驚失色。連忙追問:“你爹叫什麼名字?”楊小虎眼圈紅紅的道:“我爹叫楊永懷。”大奎聞言驚得目瞪口呆,那楊永懷當初正是自己手下偏將。

記得當年自己大戰答失八都魯後身受重傷,傷愈後亡羊補牢勤練武功。劉福通精兵強武設立講武堂,那楊永懷便是講武堂武將中的一員。因大奎對槍術格外用心,所以和楊永懷走得甚近。後來楊永懷跟隨大奎南征北戰所立戰功無數,安豐之戰又隨自己突圍至老鷹嘴,最後深陷重圍。(詳見第一卷二十一章)

天可憐見,今日竟巧遇故人之子。大奎激動莫名:“你爹沒和你說起過我?”楊小虎看著大奎道:“當年我還小,在我六歲時我爹去從投軍就再沒回來,後來是一起和我爹投軍的同鄉回來說了我爹的事。”

正說到這裏,菜上來了。酒樓飯館對貴客一向伺候的周到,隻消片刻菜已上齊。大奎親手持了酒壺倒上兩杯,一杯遞給了楊小虎。楊小虎搖手道:“我不會喝酒的。”大奎想起當年自己初見湯和時,湯和說過的話。此時大奎照搬過來道:“男兒誌在四方,英雄豈無酒量。來,與本官先喝上三杯。”

楊小虎無奈隻得與大奎推杯換盞喝了三杯。三杯一過,楊小虎已經麵現酡紅搖著手道:“張大人,我不能再喝了,我吃飯吧。”大奎笑笑道:“吃吧吃吧,吃的飽飽的,菜不夠再點。”

楊小虎答應著開始低頭大吃,大奎見到他這幅吃相心中有些不忍。

真可謂:‘馬革裹屍掩忠骨,不見青史留其名’如此英雄的後人流落至此令大奎不勝唏噓。

大奎自酌自飲,直等到楊小虎吃完靠在椅子上打著飽嗝。大奎才問:“吃飽了嗎?”楊小虎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道:“恩,好長時間沒吃這麼飽了。”大奎笑笑轉頭喚來夥計道:“泡一壺好茶來。”說罷對楊小虎道:“喝點水吧,以後跟著本官想吃什麼了本官就請你吃。”楊小虎眼顯異彩:“真的?”大奎道:“當然是真的。”

楊小虎嘿嘿笑著道:“我…我把菜吃了許多,大人還沒吃呐。”大奎低頭看看桌上的殘湯剩菜笑笑道:“不妨事,本官也是窮苦人出身。”說著抓起饅頭就著剩菜吃喝起來。

楊小虎心中感動,持了酒壺為大奎斟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