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無 奈(3 / 3)

倆人正說著,寶清回來了,他看到陳彬媽,便陪著笑臉說:“大姨,什麼風把你吹來了?”陳彬媽生氣地說:“寶清,你和彬彬倆合夥糊弄我。”

寶清一聽,知道事情露了餡。於是便說:“大姨,別生氣,這件事要是我,幹脆拒絕。現在是新社會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靈了,可你陳彬是個孝子,總怕傷害你,我們沒辦法才這樣幹的。陳彬是個大學生,又有才,啥樣的媳婦找不著,你操心操的不是地方。把他逼出病來,你就舒服了。你要他找一個本地的,這媳婦是和陳彬過日子,還是和你過日子?大姨,好男兒誌在千裏,陳彬畢業後肯定不會回家,人家在外麵工作,兩口兩地分居,總不是長事吧。”陳彬媽說:“也可以把媳婦調過去。”蓋說:“調過去,調哪裏?哪個單位要,小學老師多如牛毛,一掃把下去,能掃幾汽車,根本就沒人接收。”

經寶清和寶清媽這麼一勸說,陳彬媽思想有些開竅了,便回去了。

自從趙玉玲第一次去了陳家,以後便成了陳家的常客。每次去,都是姨長姨短的,幫陳彬媽幹家務。陳彬媽比較封建,一個大姑娘家,又沒有和我孩子訂親,跑來又算什麼事,怕對女孩子不好,勸她回家,可趙玉玲就是不走。趙玉玲非要幫著做這做那,還要做飯。她的目的很明顯,就是想用自己的行為來打動陳彬媽的菩薩心。這一招還真靈,陳彬媽認為自己身邊就應該有這麼一個幫手,替自己分憂。可是,現在她處於兩難的地步,常偷偷地流淚。

一招不行,趙玉玲又想了一招,那就是給陳彬寫信。

陳彬返校三個月後,收到一封信,打開一看,是趙玉玲寫的。

陳彬:

您好。

我是趙格莊的,我想你可能就知道我是誰了吧,也知道我寫信的目的是什麼了。

你寒假回來,雖然我沒有見到你。但是在中學時我就認識你。你隻所以不同意我,主要是你對我不了解,這個我理解。我覺得這件事咱們先不要著急,慢慢談著,等雙方互相信任以後,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我常去你家,幫姨做一些家務。姨對我很好,我們說得來,她說家裏就需要像我這樣的人。我家裏人對你家也很滿意,人不多,都很善良,不多是不多非的,是個過日子的家庭。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對的。我知道你眼高,我雖沒念大學,但我中學畢業,文化也不算低。咱們以後成了家,我會相夫教子,做一個賢妻良母,也一定是個孝子。

人一生,短短的幾十年,隻要日子過得好,我看也就可以了。過高的要求和奢望,有時候不一定幸福。我希望我們之間多通信聯係。感情可以在不斷地聯係中慢慢建立起來。

家裏的事你放心好了,我現在教小學一年級語文,課也不重,一有機會我會常去幫姨幹活的,你有什麼事,請給我寫信好了。

不多寫了。祝

您一切順利。 趙玉玲

1966年5月10日

看完信,陳彬哭笑不得,覺得莫名其妙,不知如何是好,索性不理她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