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晉陽事變 十(2 / 3)

李淵也是個乖覺的人,時刻不忘收買人心“哈哈,無妨!無妨!諸位的心情本公能夠理解,那高德儒的確太過可恨,等咱們大軍出發的時候,就先將這老匹夫給碎屍萬段!”

就在程咬金一頭霧水不明所以,心裏頭琢磨那高德儒是何方神聖的時候,旁邊李世民湊了上來,將事情簡明扼要的給他說了一遍。程咬金這才知道,原來這高德儒是並州西河郡的郡守。此人原本與李淵的關係還行,於是李淵就派了個使者去西河郡,想要勸說那高德儒歸附。

未曾想,等使者將李淵的意思一說,那高德儒勃然大怒,喝令軍士,把使者捆打四十軍棍,攆出營去。然後向西河各城門添兵防守,選將募兵,準備與李淵決一死戰。

程咬金一聽,雙眼放光,立刻就跳了起來“唐公,這高德儒竟敢蔑視我等,如此猖狂,豈能容他在多活三五日?在下不才,願意帶領一部分人馬現在就去西河郡滅了他!看日後這並州境內還有誰敢無視唐公的威名?”

旁邊一眾大小官吏並上首的李淵登時都愣了,程咬金的反應這麼大,倒像被侮辱的是他一般,而且他的態度這麼積極,著實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當下就有個看不慣的大著膽子反駁道“現在唐公還沒有正式起事,若是貿然向西河用兵,如何向天下人解釋?”

程咬金還沒有說話,旁邊李世民插嘴道“這倒不難!那高德儒昔日為天子侍衛,有一次,他看到兩隻孔雀飛到朝堂之前,便去向天子謊報說發現了代表吉兆的鸞鳥。結果等楊廣興衝衝跑去觀賞時,孔雀早已飛走,也搞不清真偽。

盡管如此,興高采烈的楊廣還是重賞了高德儒,並於孔雀落腳處修建了一座儀鸞殿來紀念,這便是成語“指鳥為鸞”的來曆。像這等欺君瞞下的小人,我們正好以‘鋤奸臣,安隋室’的罪名光明正大的消滅他,既可以殺雞駭猴,給父親大人您出氣,又可以將咱們的名頭趁機打出去。”

李世民話剛說完,程咬金就在旁邊豎起了大拇指,心說:行啊!看不出來,你這娃娃比俺的殺氣還重,咱隻是悶得慌,想去外麵轉轉,順便殺幾個壞蛋開心一下。嘿,你倒好,直接就扯到大義的名頭上去了,順便還把自己包裝成正義的一方,真是有一套。

旁邊一眾大小官員也有些驚疑不定的看著李世民,能如此輕易的給自己的敵人扣上奸臣的帽子,進而以大義滅之,果然不愧是唐公的種啊!不過,自個日後可要小心些,莫要得罪了這父子倆,否則哪天也要被扣上壞蛋的帽子去見先人了。

坐在上首的李淵也點頭微笑,兒子出的這個主意極妙,非但能夠震懾一下那些還在觀望的官員,還能將自己起事的目的正義化,合法化。這樣,就能夠向天下百姓解釋清楚,為什麼“安隋室”的人要打隋軍:因為對方已經被奸臣控製。隻有把奸臣剿除了,國家才能安定,老百姓才能重新過上幸福的生活。

再說李淵經過那喪子之痛的打擊,心中一股憤怒也需要發泄一下。當下,李淵就發號施令, 讓手下人馬殺牛宰馬,祭告天地,選日出師。以李建成、李世民二子為行軍都督,長孫順德為左翼,劉弘基為副將,殷開山為先鋒,帶領三千人馬,往西河郡進發。

至於程咬金,這個時候不方便拋頭露麵,因此隻好委屈的用鎧甲將自己遮蓋的嚴嚴實實,暫時充作李世民的隨身護衛隨軍出發。那兩柄顯眼的大板斧也擱置起來,幸好程咬金以前曾經跟著那死去的王老拳師,也就是陳後主的那個兒子學了些使用馬槊的功夫,正好將就將就。

本來,李淵是不想程咬金也跟隨的,可是後來一想,卻又改變了主意。這次出行的軍馬可不是從程咬金那裏借來的人馬,而是新近招募的新人。這些士卒雖然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訓練,可是戰鬥力到底有多少,他也心裏沒底。

而且,這次是他兩個兒子第一次擔當如此大事,雖然他派了幾個有經驗的將領輔佐,但是有造反經驗的程咬金跟隨,事情定然能夠更順利一些。

不過,程咬金的壞脾氣李淵也是知道的,於是就幹脆又派了太原縣令溫大有隨同出行。讓這素有老好人之稱的溫大有從中調和,免得程咬金和那些將領內鬥起來。尤其是大兒子李建成,現在還有能用到程咬金的地方,可不能讓內心悲傷的李建成與程咬金火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