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晉陽事變 八(3 / 3)

當初招兵的時候,打出去的理由是為了對付北方的劉武周和突厥,如果現在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就拉著他們向西南往關中跑,豈不成了南轅北轍?百姓雖然有些粗心大意,卻並不愚魯,發現方向不對,心裏必然起疑!如何才能讓他們心甘情願的隨本公前往關中,而不會半路逃逸呢?”說道這裏,李淵住了口,眼睛四處張望,炯炯有神的盯著眾人。

坐在李淵右手邊的程咬金看到對麵的劉文靜似乎想要開口,急忙站了起來“唐公,在下以為,想要保住並州卻也不難。現在能夠威脅到並州的勢力也就是那突厥人和定揚的劉武周而已。突厥人一向隻是以劫掠財物為目的,若是能夠以財帛賄賂他們,或許能夠讓突厥人不再侵犯!

所以想要擔心的隻有那劉武周,而劉武周此人雖然表麵看來,似乎是衝冠一怒為紅顏,這才反了馬邑。不過從他最近占了樓煩和雁門二郡,說明此人也不是甘於人下的梟雄。而且最主要的是,突厥人也不大可能繞過劉武周來攻打我們。

因此,對於突厥人應該以聯合為主。如果聯合突厥成功,就等於在劉武周背後放了一把刀。隻要這把刀存在一天,劉武周就不敢輕易南下。那時候,並州就高枕無憂了。”

李淵大喜“果然是好計策,隻是這派去商談的人選?”

看到李淵沉默不語,低頭沉思,程咬金大笑“唐公何必心憂?在下心中倒有個極為合適的人選!”

“哦?說來聽聽!”

“與突厥人的商談必須機密,免得被外人得知,毀了唐公聲譽,而且他還必須是有身份的人,方能取信與突厥始畢可汗,因此,使者必須是從在座的人中挑選一個。再者,使者還必須能言善辯,對突厥人提出的條件也能自行判斷,不用來回請示,因此,最好的人選莫過於文靜公。相信在座的諸位誰也沒有文靜公的言辭厲害,胸有韜略了吧?”

程咬金笑著轉了一圈,當下在座的其他將領立刻隨聲附和“就是,就是,文靜公的口才下官一向是最為佩服的!”“這等艱巨的任務除了文靜公,還有誰能勝任?”

在場的各位官員都不是傻子,出使突厥風險極大,萬一正好碰到那始畢可汗不高興,把使者給一刀兩斷,那死了可就是白死了,唐公肯定不會為了這點小事就和突厥人翻臉的,他隻會派出第二位使者繼續求和。因此一聽到程咬金舉薦劉文靜,都趕緊紛紛附和。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若是把劉文靜推出去做了替死鬼,那就不用自己去冒險了。

眾位官員的聲音一起,劉文靜頓時臉色鐵青,想不到他隻不過坐了幾日監牢,身邊這群混蛋就敢落井下石了。那程咬金與他有怨尚可理解,可是現在一個勁向唐公進言的不是他往日的同僚,就是昔日的下屬,若不是眾怒難犯,劉文靜非要破口大罵不可。

李淵心中也清楚,程咬金之所以將劉文靜推出來,隻不過是在借機報複,隻是程咬金所說的那兩條理由卻是很有道理,因此李淵當下就有些猶豫不決,心下尋思,若是將這劉文靜派出去,手下這幫人會不會有些寒心?

看到李淵遲遲拿不定主意,程咬金眯著眼睛看了正坐立不安的劉文靜一眼,又給李淵加了把火“唐公想必還不知道吧,文靜公交遊廣闊,在任晉陽縣令之時,就與突厥人有所往來,派他前去那是萬無一失。以文靜公與突厥人往日的交情,事情成功的幾率可是很大的!”

看到跌坐在椅子上,一臉泛白的劉文靜,李淵登時明白,程咬金所言非虛,當下李淵就做了決定“文靜公,這交好突厥人的事情本公就交給你了,希望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