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兵來將擋 中(2 / 2)

營帳裏,圍坐的幾位首領正在聽說程咬金的計劃。本來程咬金是來這裏向李密借兵的。在他的打算裏,單靠手底下那不到兩千的武道高手去對付劉長恭兩萬大軍,隻怕累也要累死的。可是那些新加入的士兵卻不能依靠,因此程咬金打算和李密說一聲,將原來的那七千精兵全借過來。

在程咬金心中還有個想法,爺爺在這邊殺人,你們這群王八羔子也不能幹看著,沒理由爺爺拚死拚活,你們卻在這裏坐享其成,大家應該有難同當才是。

隻不過程咬金沒想到的是,聽了他的一番講解,李密竟然更改了主意,將他肩上的擔子給要了回去“程兄,既然你認為需要眾家兄弟的幫忙,那密又豈能讓兄獨自承擔這重任!這次對付劉長恭,眾家兄弟同上就是,大夥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絕不能讓程兄你一人受苦!”

李密雖然說的大義凜然,可是程咬金卻不是傻子,自然明白,這是李密看到事有可為,怕那天大的功勞被自己給獨吞了,因此就改口將那責任又攬了下來。不過這虛名什麼的程咬金也不在乎,反正最後該得的好處一點不少就行。

不過李密終究是有些本事的,程咬金原來的想法就是將七千精兵排列布陣,等劉長恭的人馬來了就光明正大的殺過去,以泰山壓頂之勢將敵人擊垮。雖然說這樣的做法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可是程咬金卻不在乎,這些人馬又不是他的嫡係,就是全死光了他也不會心疼一下的。

而李密終究是靠腦袋吃飯的人,就是有夠陰險的。首先在戰場的選址上,李密就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能耐。李密挑選的戰場是橫嶺南麵的石子河東岸。

這個地點的選擇可就大有學問了:首先,石子河東麵沒有阻攔,西麵卻是洛水,劉長恭所部自西而來,想要進攻就必須要先過洛水,而朝廷官兵過河的時候就是一個能夠打擊敵人的機會。第二、劉長恭渡過洛水以後,他的人馬就夾在石子河與洛水之間,無論進退都比較麻煩。

第三點、瓦崗軍在石子河東麵列陣,誘使劉長恭過河來打。由於石子河的阻攔,敵人很難一下子全過來。這樣就不利於敵人集結兵力。這樣不僅給己方增加了一個趁機進攻敵人的機會,而且還可以以逸待勞,減小雙方人數差距,更利於取得戰鬥的勝利。

第四個好處是:如果己方戰勝,則跨石子河追擊敵軍時,因為後麵有洛水阻攔,敵人就很難逃跑,有利於擴大戰果。當然,在李密心中,選擇石子河為戰場,其實還有一個說不出口的好處,那就是萬一己方戰局不利,則由於石子河東麵無阻攔,可迅速實施撤退。

計劃完畢後,李密立即調兵遣將,在石子河東岸列陣,靜候劉長恭的大駕光臨。為了以防萬一,李密還命令程咬金將原本派出去騷擾裴仁基的那些武道高手給調了回來,改派一些普通的士兵前去。

反正他們的任務就是盡一切可能拖慢裴仁基的虎牢軍團前進的腳步,這麼輕鬆的任務要是他們都完成不了的話,那要他們也沒用了,還不如全讓裴仁基給殺掉的好,也省的浪費糧食。

形勢按照有利於瓦崗軍的方向發展,裴仁基的人馬被大批的瓦崗軍攔截在鞏縣東南的百花穀一帶不得寸進,而劉長恭所部則快馬加鞭、晝夜行軍,先行抵達了興洛倉。

為了防止劉長恭不肯上當,非要等到與裴仁基彙合了才肯與瓦崗軍作戰,李密先讓翟讓以小一隊人馬作為誘餌,在石子河東岸列隊挑釁,以吸引劉長恭冒進渡河。而其他人馬則埋伏起來準備趁機偷襲。

按說李密這樣的安排並沒有錯誤,可是程咬金心中卻看得分明,這誘敵的任務一向是九死一生,李密選誰不好,偏偏選了個翟讓?上次絞殺張須陀,也是翟讓做的誘餌,那還可以說是為了迷惑張須陀,畢竟那是瓦崗軍可實打實是翟讓的首領。

可是現在李密早已從幕後走到台前,早已經失去了隱藏的意義。而這次誘敵,不管出戰的是哪個將領,劉長恭也是定要攻打的。這麼危險的任務居然落到瓦崗軍名義上的大首領頭上,很顯然李密心裏隻怕是有借刀殺人的打算了。若是他推遲一會,等到劉長恭的人馬過了河,殺了翟讓再出擊,那就更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