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如歸去(2 / 2)

當初義成公主在始畢可汗準備偷襲朝廷軍隊的時候,就派出心腹武士給楊廣送去密信。這個信使在密信送到以後就一直跟隨這朝廷的兵馬行動。當楊廣被圍在雁門關的時候,跟隨楊廣的一幫朝臣就想出了主意,讓這個信使將楊廣的密信帶回去交給義成公主,讓她想方設法讓突厥人退兵。

在密信中,楊廣除了陳述血脈同源的親情之外,還對義成公主講明了利害關係,義成公主雖然已經遠嫁突厥,但如果隋王朝越強盛,她在那邊的地位也越穩固。

就算隋、突目前處於敵對狀態,但始畢可汗以後如果需要與大隋王朝進行謀和等事宜,義成公主的重要性就會體現出來。而如果自己死去,則大隋必將大亂,那麼義成公主對於突厥的意義就小多了,能否保住可賀敦之位都很難說。

所以,在密信中,楊廣勸說道,義成公主與自己是有共同利益的,希望她能夠想法設法的讓始畢可汗退兵,若是不行,哪怕給他找些麻煩,拖延他進攻雁門關的腳步,讓朝廷救援的大軍及時趕到也是好的。

而義成公主也沒有讓楊廣失望,就在接到楊廣密信的當天,義成公主就派遣心腹死士去北方的那幾個部族中散布消息,說突厥大營現在空虛,引誘那幾個部族前來進攻。緊接著義成公主就派人送急報給始畢可汗,要他趕緊回來救援。

而也就是義成公主的這封急報,促使始畢可汗做出了連夜退兵的決定。畢竟還是自己的老巢重要,那可是安身立命的地方,若是被北方那幾個部族給攻占了,突厥人淪為無家可歸的流民不說,倘若朝廷的官兵順勢跟著前來攻打,那麼東突厥的滅亡就在眼前了,孰輕孰重始畢可汗自然看得明白。

就在突厥人撤走的第二天,程咬金站在遠處眺望突厥大營的時候,忽然發現往日喧鬧的大營竟然靜悄悄的,也不見有突厥士兵出入。察覺情況有異的程咬金趕緊派出了人馬探查,結果欣喜的發現突厥大營已是人去營空。隨即,程咬金就派人給那朝廷的雲定興將軍和李世民送去了急報。

就在那雲定興帶著手下人馬列隊雁門關外的時候,程咬金與李世民告別了一聲,踏上了回家的路途。一來他在這裏已經耽誤了不少的時間,平白讓那個該死的劉霸道活了這麼多天,心中早就不爽了。

更何況他也沒想要去見那楊廣,雖然那個雲定興拍著胸脯一再保證,肯定能讓楊廣給他封個大官做做,可是程咬金卻嗤之以鼻,爺爺要是想做大官,哪裏還用得著那楊廣賜封,直接去搶個不是更有成就感麼!

再說那楊廣殘暴不仁,爺爺還怕見了他實在忍不住,將這混蛋一斧頭給砍死!還是眼不見心不煩,早點回家找那阿舅軍的麻煩,這才叫人生快事!

差點變成鬼門關的雁門關城頭,當今天子楊廣看著程咬金離去的方向沉默不語。在他的心中,卻早已掀起了滔天巨浪。難怪這些天他體內的真龍之血一直沸騰不已,剛開始他還以為這是因為被突厥小賊包圍在這裏所引起的憤怒才引發了體內的龍之血脈。

然而沒過多久,他就感應到了那若有若無的九鼎氣息。龍之血脈一向和九鼎極為親近,隻要那擁有九鼎氣息的人一出現在這方圓百裏之內,龍之血脈必有感應。

隻可恨他被圍在這雁門關內,無法得知那擁有九鼎氣息的到底是什麼人物,為何要來救援自己?要知道,身懷九鼎氣息的人一向是朝廷帝王優先誅殺的對象,畢竟這些人身上的氣息極有可能變化為真龍血脈,取代前朝龍脈,成為新的人間帝王。

而這個人身上的九鼎氣息博大純正,在這經過數日廝殺的戰場上,居然也能不被那衝天的死氣衝淡分毫,這更讓楊廣心中懼怕。為了能夠不著痕跡的留下這個人,就在察覺到此人的第二天,楊廣就當眾宣布,守城有功而無官銜者,直接升為六品,賜絲綢一百段。六品以上者,晉升一級。

在楊廣想來,那個擁有九鼎氣息的人既然來救援自己,那麼很有可能此人並不知道自己身體的秘密,並且還是一個忠君之人,隻要自己將這前所未有的賞賜透露出去,那麼這個人為了功名利祿,就會自動走到他的麵前來。

然而就在他滿懷希望的站在雁門關的城牆上麵等待的時候,卻感覺那九鼎的氣息越來越遠。經過詢問,方才知道,那正在遠離的人群是前來救援的江湖中人。對於九鼎的氣息出現在一個江湖中人身上,楊廣感覺有些驚異,卻也有些放心。畢竟此人沒有為了那功名利祿而留下,說明此人對於這些並不感興趣,那麼就算他身具九鼎氣息,對於自己的威脅也是不大的。

去了心中的一塊心病,雁門關之圍又被解開,楊廣小心翼翼的派人出去偵察,直到確信沒有問題後,才如釋重負的坐上車駕,趕緊往東都洛陽而去。這該死的突厥小賊將他圍在這邊塞小城竟然整整三十六天,這一個多月來他每天睡不安穩,如今逃脫大難,自然要趕緊去東都快活快活,去去身上的晦氣的。